|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小学生撑竹筏上学追踪:硬化道路 修建新的长阵桥 |
2013年10月16日 22:39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林娟 |
|
临时教学点租用当地村民的民房,并安排有2名老师,那龙片在陈平小学就读的22名小学生安排在此教学点上课。老师采取复式班的形式授课。广西新闻网记者 梁馨予 摄 与那龙临时教学点隔着约500米水库水面的陈山分校,有村民提议直接在此水面修建一座桥。广西新闻网记者 梁馨予 摄 广西新闻网梧州10月16日讯(记者梁馨予)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多名小学生撑竹筏上学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随后,当地教育部门明确禁止学生撑竹筏上学,并设立临时教学点,安排那龙片在陈平小学就读的22名小学生在教学点上课。10月14日上午,广西新闻网记者联系藤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程华安追踪了解事情的发展。 记者在12日探访临时教学点时,看到水库水位已经下降,从那龙片区到陈山分校的必经路——长阵大桥已经恢复通行,那龙至陈山分校的路程约4公里,步行相对较远。程华安表示,教育部门曾经打算在现在的临时教学点附近建分校,以彻底解决问题,但此建议遭到当地大部分村民的反对,理由是担心教学点太小,师资配备不足,会影响教学质量。部分村民更提出直接在那龙村至陈山分校约500米的水库水面修建一座桥。 记者了解到,在藤县,和古龙镇情况类似的还有东荣镇。不同的是,东荣镇的学生和当地村民往返时,是有渡船的,但渡船的运行情况不正常,相关部门也已经在东荣镇设立临时教学点。程华安告诉记者,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尽力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除了就近建分校教学点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办农村寄宿制学校,这一举措,也能更好地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增加,教育和安全问题逐步凸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更好的现实选择,既可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可以弥补家庭监护和教育的缺失。 但是,就建立农村寄宿学校这一考虑,程华安也有担心,陈山分校的学生年纪太小,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据记者了解,在藤县的部分农村学校,如,平福小学、大黎中心校和天平中心校等都有设有寄宿,但都只接受5、6年级的学生寄宿。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藤县政府已经决定修缮、抬高长阵大桥,并对从那龙片区到学校的这一段道路进行硬化,待工程完成后,将会缩短学生的上学时间,那龙自然村的学生再也不用因上学问题而需涉水或撑竹排了。 本网记者于12日探访临时教学点时,亲身经历了从那龙村到陈山分校的“颠簸之路”,学生上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仍有待改善。 关于库区道路的问题,藤县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局长魏振光告诉记者,已经向上级部门争取到资金支持,安排的应急资金已经到位,将对那龙村到陈山分校的这一段路进行道路硬化。但由于资金不足,现已向财政申请借款,用于那龙自然村的道路硬化,该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由于资金问题,第一阶段先完成2.3公里的道路硬化,设计路宽3.5米,争取今年年底前完成。现已同时申报明年的项目,再硬化2.2公里的道路,顺利的话,预计2014年上半年能够完成全程的道路硬化。缩短学生的上学时间,也方便村民出行开展各项生产劳动。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