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防城港:向沿海城市“第一集团”迈进

防城港:向沿海城市“第一集团”迈进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市长何朝建专访

广西新闻网记者 苏琳 唐志坚

10月17日,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市长何朝建在接受本网专访时提到:“未来十年,防城港市将迈入中国沿海城市的‘第一集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防城港市励精图治,通过二十年的砥砺磨练,夯实了基础,做大了实业,散发出“海洋文化名市”的迷人魅力,对外界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从何朝建市长的访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湾城市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打下经济基础 拉开城市框架

记者:何市长您好,今年是防城港建市20周年,我们广西新闻网作为广西信息发布量最大、最权威的新闻性网站,我们的广大网友对于防城港市的发展和建设也非常关心和关注,很高兴何市长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能不能请您跟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何朝建:广西新闻网的广大网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防城港市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记者:防城港建市有20年了,能不能请何市长谈一谈防城港市这20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下一步的经济工作计划?

何朝建:防城港市1968年建港,1993年建市,今年是建港45周年,建市20周年。建市20年来,发展经历两个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是提升港口、打工业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沿海公路拓展、港口建设、公路、铁路的建设,以及民生项目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从2004年以后,特别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创办和2008年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之后,防城港市进入一个新的腾飞阶段,这10年我们打下了几个基础:

第一,港口迈进了全国大港行列,去年港口吞吐量过亿吨;

第二,临海工业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像核电、金川、粮油加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钢铁基地等项目和大型企业已经落地,这些大企业的入驻,成为引领防城港市工业发展的骨干工业,一批配套企业也跟着落地;

第三,城市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防城港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2%,是全区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一个大城市的框架也正在拉开。边境贸易、旅游设施以及民生服务等,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防城港市已经走过两个阶段,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向宜居城市迈进的基础。用温总理的话来说:“防城港是个好地方,防城港前景更美好。”现在,我们正准备迈入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要干那么几件事:

第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我们防城港市是个全海景的城市,有三岛三湾,条件得天独厚,也是一个适合旅游、适合居住、适合就业、适合学习的地方;

第二,要把港口建设做大做强。现在我们在筹划企沙南港区、东港区,这两个港区的吞吐能力将是现有港区吞吐量的五六倍以上;

第三,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使我们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能够跟上临港工业的要求。

开发开放促人气 经济发展占先机

记者:去年7月份,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东兴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的实施方案,那么从去年7月到现在,试验区的推进情况如何?

何朝建:东兴开放开发试验区是国家的一个大战略,是从沿海开放走向沿边开放的标志,对防城港市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去年7月份,国家批复了东兴试验区方案之后,我们抓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抓规划,到底东兴试验区1226平方公里做什么?能做什么?周边国家和城市需要我们做什么?先把这个目标和定位定下来,现在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研究制定一批先行先试政策,有些项目要落地,需要有新的突破,目前这框架也已基本完成;

第三,推行一批先行先试政策,比如边境金融政策、互市贸易政策和旅游促进措施,现已进入实行阶段。边境旅游异地签证(编者注:非本地户籍人员异地凭身份证即可办理出境旅游)落地以后,各省来东兴或从东兴去越南进行商务和旅游、考察的人多起来,边境贸易也在升温,人气更旺;

第四,有一批项目正在落地,很多客商受到东兴试验区的影响,对防城港、对东兴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现在落地的项目逐渐多了,其中不乏很好的大项目;

第五,加强推介,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举行了东兴试验区的专场推介会,反响很大,来了很多国内外客商,原来我们为会场准备了200多个座位都坐不下,会后还有很多客商向我们咨询领取相关材料,之后断断续续也有很多客人来到防城港市,专门了解东兴试验区的情况,可以说势头非常好。

精选龙头企业 扶持配套产业

记者:那么防城港市作为临海城市,它发展临海工业的思路和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何朝建:防城港是一个天然的深水大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临海工业的发展条件,下一步,临海工业有两件事要做:

第一,要扩大规模,今年临港工业总产值突破一千个亿,预计2015年底,工业产值能突破两千个亿,到2017年,要突破三千个亿,这个增幅是很快的;

第二,要把临海工业做强,首先要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有核心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指标很好的企业进来,还要引进一些高新产业,特别是对广西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

现在产业型态也在逐步提升,自治区陈武主席4月份来到防城港市调研的时候,要求防城港市要打造“现代版”,要上新型工业,所以现在按照陈武主席的要求,在招商选资方面和产业配套方面,都往这个方向发展。今后,凡是不符合节能减排的项目,都不能给它落地。

目前,临海工业已经逐步形成防城港市的特色,两大千亿元产业园区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是大西南工业园区,另一个是企沙工业园区。大西南工业园区里面有粮油加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还有食品加工,今年的工业产值已经突破了四百个亿,有一百多个项目。企沙工业园区也形成了几个产业,一是能源,核电两台机组都进展非常顺利,估计明年年底可以初步建成;二是中电防城港电厂的项目准备建设二期,现有两台60万千瓦机组,准备建设两台66万千瓦的机组。

这两大工业园区估计到2016年都可以达到一千个亿。它们的项目构成是这样的,有两大千亿元产业——钢铁产业和有色金属,还有6大百亿元产业,像粮油加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等,现在防城港市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工业格局,我们两大工业园区由于有大企业的引领,很多配套企业都跟着入驻,2013年,两大工业园区预计有五六十家企业入驻。所以防城港市的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任务还很重。

实施惠民工程 宜业还要宜居

记者:能不能请何市长详细谈一谈防城港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何朝建:防城港市因为建市比较晚,是在一个县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建市20年来,市民对城市环境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参与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所以今年重点实施城区的十项惠民工程。自治区提出的惠民工程覆盖城区、农村、全社会,我们也在做,但在城区方面,防城港市另外提出了十大惠民工程。这十大惠民工程包括道路、交通、教育、卫生,还有便民的市场、绿化改造等等。

在民生服务方面,一是要让老百姓生活方便起来,解决生活上需要的一些饮食的、购物的、休闲的、娱乐的设施;二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硬化老百姓门前这条路”,“点亮百姓门前的灯”,使大街小巷清洁起来,美丽起来;三是美化整个城市的环境,把城市里面一些空闲的地、公共用地“绿”起来,“500米见绿”,即走500米就有个街边的小绿地供老百姓休闲、休息,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粉尘,改变视野效果。

在文化建设方面,市委书记刘正东提出 “要建设海洋文化名市”,今年投入了几个亿的资金,完善提升了北部湾海洋文化广场,新建了龙马明珠景区和伏波文化园,这几个项目投资都比较大,建设水准也很高。

在教育方面,按照自治区陈武主席4月24日在防城港市调研的时候提出来的要“兴办教育”这一要求,我们从几个方面完善高校园区建设。一是完善提升财经学院,二是兴建一所职业学校,投资2.5个亿,用地300亩,即将要开工了,三是扩建两所高中——防城港市高中和实验高中,防城港市高中扩建耗资1.7个亿,现已投入部分,四是准备兴建一所示范高中,这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使它能够进入广西一流高中的行列。

在医疗方面,要扩建提升两所三甲医院,提高社区服务和医疗水平,建立多个社区医疗点。

现在来防城港市居住或是来投资就业的客商对防城港市的生活服务设施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特别在项目洽谈过程中就会提出来:“防城港市的医疗条件能不能跟得上?能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防城港市的教育能不能满足要求?”现在很多来防城港市投资的大企业准备建成投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安置工人和工人家属的问题,如果教育跟不上,家属和孩子可能就不来,这对引进外来人才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既要讲究生产设施的改善,也要讲究生活设施的改善,这样才留得住人才。

未来这十年,防城港的城市建设除了完善框架,还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今年我们迈出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朝着建设生态海湾城市的目标迈进。前段时间看到网上在评选生态城市,防城港市民有很大的反响,大家认为我们防城港市也具备建设生态海湾城市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

首先要加强规划,目前市政府总共安排21个重点规划,从总体到细化的规划,一项项都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地去做;第二,要统筹落地的项目,比如有的房地产商在规划方面虽然已经很出色,但我们考察后认为,有的细节还可以做得更细、更深一些,应该做出防城港市“滨海城市、岭南风格”的特点。

总的来说,未来十年将是防城港市腾飞发展的、美好的十年,也是构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十年,我们要再通过十年的努力,使防城港市迈入中国沿海城市的“第一集团”,在北部湾开放开发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