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钦南区村民:住这样的村庄比城里还舒适

广西新闻网记者 周隆富 陈琳燕

11月20日上午,钦南区沙埠镇篓竹坪村的吴大爷提着一桶垃圾,走过平直的水泥路来到路口,将垃圾倒进了垃圾桶里,这是本网记者在钦南区走访时看到的一幕。当天,记者在钦南区大番坡、康熙岭等镇采访发现,所到村庄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村民感叹,住在这样的村子里比在城里还舒适。

篓竹坪:鸡都被围到屋角

从前往钦州港的一级公路边拐进篓竹坪的村道时,就给了记者不一样的感觉,笔直的水泥路边不但设有绿化带,还安装了路灯。走进村里,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了水泥,村口大树下安装有石桌石凳。

在村子的尽头,有一处蓄水池,池边做成水泥坝进行了保护,池边立有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牌子,这里,就是篓竹坪村民饮用水的取水点。池子左前方约20米的距离有一块大绿化池,池内的绿化刚种上去不久。池子边建有一座漂亮的公共厕所,四个单间,外面还装有一个洗手盆。

在农村,大多村民都会养有家禽家畜,可记者在篓竹坪村里转了一圈,却没看到有鸡或猪四处乱串。原来,养猪的村民专门建有猪舍,而鸡,都被村民们用网围在了屋角。

来到村口倒垃圾的吴大爷跟记者聊了起来,他说早前村子里全是泥路,四处是垃圾,因为一直如此,大家也就习惯了。“但不久前经过大家这么一整理,村子马上变了个样,舒服了。”吴大爷说,他有个儿子在城里工作,总让他到城里生活,“我觉得现在村里的环境比城里的还舒适,我不愿到城里去住。”

葵子村:治理了污水又集资买地建广场

葵子村是大番坡镇的一个滨海渔村,全村400多户人家近2000人口。11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葵子村时,正看到村民们在修建排污沟。排污沟齐腰深,沿着村道而建。

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村子的垃圾问题早已解决,当下正解决污水问题。记者发现,村子里的每个路口都设有一个入水口,从各家各户流出来的生活污水,就会从这里聚到排污沟里,再经过多个沉淀池的沉淀后向外排出。

葵子村委会前有两块鱼塘,记者到访时,塘主正在排水捕鱼。塘主说,他已经和村委达成协议,给他一定的经济补偿后,村委将两块鱼塘征下来,建个小广场。

村干部介绍说,买塘的钱大多由村委会出,但也有少部分是村民们的自愿捐资。广场建成后,将配备健身娱乐休闲设施。

高沙村:环卫站免费帮拉垃圾

康熙岭镇的高沙村在钦州算是个明星村,不仅是因为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到访,还和村里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关,记者也曾数次到村里采访。11月20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高沙村时,恰遇有村民办喜事。有前来喝喜酒的客人知道记者在采访清洁乡村的题材,不无肯定高沙村的环境搞得好。

高沙村中央有一小花园,和先前不同,这次到访记者发现,花园里多了一尊一家三口象征幸福生活的大理石雕像。村委曹支书介绍说,雕像不久前才安装上去,和雕像一同安装的,还有几张石椅。这里,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聚集拉家常的地方。

之前困扰高沙村的最大问题是垃圾的处理,大多村民将垃圾扔到村子外的河堤上,让村干部很是头痛。曹支书说,现在,村民们只要将垃圾放进家门外的垃圾桶里,就会有保洁员清走,最后由市区环卫站的清运车拉走。曹支书还特意提到,环卫站不向他们收取任何费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