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国务院批准滇桂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2)

2013年11月29日 06:33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谭卓雯 编辑:林娟

整合资源,促进跨境金融合作

据了解,该方案出台源于中国和东盟密切的政治、外交、经贸关系。东盟一些国家也有更大程度推进互惠互利经贸发展,减少交易成本,实现人民币区域自由兑换、结算的想法和要求。云南、广西与东盟接壤,具有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两省区边贸发展很快,前景很好。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云南和广西两省(区)地域相近,区域金融特色与改革诉求相似,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金融合作关系类同,共同设立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有效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合理竞争、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

自治区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说,在试验区的建立中,广西将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外汇结算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境内外人民币双向投资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记者从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了解到,在创新人民币跨境业务方面,广西将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创新,探索人民币双向贷款,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允许广西优质企业申请东盟区域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支持广西区域内的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发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通过项目贷款、跨境贷款等形式向试验区项目提供人民币资金支持。同时,适度开展试验区内个人定向东盟国家的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推动对外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展民间资本国际投资渠道。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方案提出的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研究将人民币与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特许兑换业务范围扩大到贸易、资本项下及提高相应兑换额度,以及拓展人民币回流机制等,将极大地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促进人民币周边化、国际化。

该人士说,对于企业而言,支持符合条件的东盟和南亚国家金融机构到试验区设立外资金融分支机构,支持国内大型银行以法人名义到东盟和南亚国家设立机构,有利于金融机构以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和服务我区“走出去”企业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投资合作。

深化金融改革,广西先行一步

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广西在沿边金融创新上早已进行大量探索和尝试,在跨境金融合作中有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条件。

1993年5月,中越两国中央银行签订《关于结算与合作的协定》,鼓励双方边境地区商品和服务贸易使用本币结算。从1996年开始,广西辖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边境分支行先后与越南有关银行建立边贸结算代理行关系,开通边贸本币结算业务,广西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逐年增长,人民币结算占比不断攀升并占据结算主导地位。

据悉,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开展以及自贸区的建成,人民币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活动中使用越来越频繁。2010年6月22日广西获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2013年9月末,广西共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7.8万笔,金额1804.89亿元,结算量在全国排名第十,居西部十二省(区)、全国八个边境省(区)第一。

今年7月,东兴开放开发试验区试点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启动。至11月10日,东兴试验区4个月内累计办理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831笔,同比增长1.31倍;结算金额44.41亿元,同比增长1.82倍。

“在广西开展以跨境金融为核心的金融改革试点,将为广西经济发展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增添新的活力。”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金改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建设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成为我区2014年金融改革的重点任务。

业界有关人士认为,我区应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尽快推出配套政策,特别要制定金融机构引进、金融人才引进、金融改革创新等鼓励政策,形成以《总体方案》为核心的配套政策体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