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融合”:凝聚党群干群“鱼水情”
在推进“六个创建”中,陆川把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与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维护稳定、美丽乡村深度融合,广大党员干部驻村主动听民声、主动找问题、主动实施民生项目,党群干群“鱼水情”不断被凝聚起来。
走进温泉镇洞心村,一提起驻村干部办的好事,村民们如数家珍:县委书记黄少明带领驻村干部筹资60多万元建好饮水工程,1200多名村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驻村干部还发动村民筹资70多万元进行风貌改造,筹资20多万元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发放扶贫猪苗2000多头……
清湖镇永平村原是一个偏远山村,产业单一,村民贫困。县科协主席江紫艺回乡调查发现,当地土壤土质适合种植橘红树。
这是一条致富好门路。她当即在老家种了30多棵橘红,请出种植能手江华启现身说法,推介指导种植橘红。如今,永平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橘红,全村橘红近1000亩。看到丰收在望,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
良田镇龙口村荣村片村屯公路在建设中,村民老谢不肯在他家的池塘边建水沟和路面,道路施工一拖再拖。驻村干部李政获悉,组织回乡干部和镇挂村干部“三顾茅庐”。
阵阵春风拂面来,句句良言暖民心。老谢主动拉起皮尺,拿起石灰粉,拿出半边鱼塘建村屯道路,5年“断路”一朝通。
“五支队伍”:驻村服务群众常态化
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休闲农庄,一条条绿化硬化的小区道路干净整齐,一栋栋规划有序的农民新居拔地而起,文化广场、活动中心、幼儿园、游泳池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不是城市,而是记者在滩面乡新旺村金茂新村看到的新景象。
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坡如何“变身”美丽乡村宜居小区?
“是他们拎着水果猪肉挨家挨户统一意见,是他们带头捐款筹集12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是他们把我们多年想做但没做成的事做成了!”新旺村村支书黄惠华口中的“他们”,就是驻村干部。
“六个创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强力推进。为此,陆川选派乡镇主抓党建工作副书记(挂职)、回乡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五支队伍”驻村,常态化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沙坡镇龙湾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五支队伍”驻村后,协助村“两委”把脉开方,每支队伍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自资源:第一书记负责综合协调,回乡干部跑项目修道路,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订发展规划,科技特派员帮助村民种植油茶。目前,该村筹资400多万元兴建村屯道路、种植油茶300多亩、发展一大批养鸡大户。龙湾村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村”。
为了使“五支队伍”发挥更大的作用,陆川还出台了《“五支队伍”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统一资源、统一任务、统一考核、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统一鉴定,使驻村干部服务长效化、实效化。
今年以来,陆川1.0391万名党员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6.2245万件,建立马盘长廊农业示范企业89家,3.0727万户倍增示范户都上了新项目,化解社会矛盾纠纷535件。在今年全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中,陆川排名第一。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