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主持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又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既要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又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请就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谈谈看法。
凌经球:我觉得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更加开放更为成熟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当前应着重在深化金融体制、城乡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尽快取得突破,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完善法制建设,形成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规范市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维护市场秩序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个人关系以及规范政府自身的行政法律。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各市场主体按规矩办事,依法经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是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将政府主要职能定位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诚信、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切实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
曹玉娟:我认为有四个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一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府治理转型。既要优化政府宏观规划、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功能,又要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我区来说,政府要对农村和生态脆弱地区给予更大力度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倾斜,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环境、就业创业、公共安全等发展性公共需求的供给,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激活“洼地”活力,挖掘市场协同增长潜力。
二是弱化政府经济微观职能,突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由“大政府小市场”向“小政府大市场”转变。加大制度对政府行为“越位”的约束力度,以法定形式把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限定在市场监管与市场服务的范围,特别是要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微观运行主体的人为干扰和限制。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让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精简行政审批,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按照“放权、简政、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头监管”与“错位行政”的问题。加强市场监管及相关服务配套,清理融资、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体制性障碍,创造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条件。
四是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支持非公经济快速壮大。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施“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政策,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上市公司,落户广西投资兴业。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废除对非公经济种种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有实力的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