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专访南宁基层民警罗萍:警民共建 老巷换新篇

    主持人:萍姐,您做了6年的社区民警,您在工作当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罗萍:因为金狮巷是一条老巷,它是在南宁市中心,而且是商业中心,出租房特别多,暂住人口也特别多,而且流动性很大。我们去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去查出租房,经常是去了多次人都不在家,我们就采取早上或者是晚上多次找他们,这样我们才能够核实他们的身份,对他们进行防火防盗的宣传,如果发现什么问题,我们及时发通知给他们整改。还要通知房东,叫他不但是要收钱,还要把租客管理好,如果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我们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还有,在收集群众建议中,比如说有一个老巷、十间房屋和一座城墙,这十个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多次被群众提出已经比较破烂,有一间已经用砖头封起来了,群众看了很心疼,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把它维护好、保护好。我也找过有关的单位希望能够解决这个事情,但是还没有得到回音,所以群众特别关心文物保护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金狮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大家庭,目前有汉、壮、侗、瑶、回等民族居民1300多人,矗立着青砖青瓦的老宅门,是南宁颇有历史古韵的老巷道了,萍姐探索的社区“六小工作法”除了维护了社区治安,增进了居民的邻里和警民关系,还因地制宜,很好的挖掘和传播了金狮巷的历史文化。那么,萍姐您是怎么做到的?
   
    罗萍:因为金狮巷有十处房间,还有一个城墙,是11处文物保护单位;有北宋民族英雄苏缄的故事,有民间城隍庙,还有35间手工经营打金铺;防洪洞有100—200米左右,是1963年的时候挖的。还有台湾小吃等,比如我们的杨梅汤都是很有名气的。这些历史文化我是在实地考察看见的,有的是进入群众家中了解到的,还有一些是了解相关材料,获取了这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
   
    主持人:您是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保护它们?
   
    罗萍:我曾经办了一个《老巷阳光报》,这里面讲了历史故事和防火防盗的宣传,我们还有一个公安宣传栏,就是宣传公安知识和老巷的历史文化,我们也组织一些警民联系活动,像中秋节之前我们开展了一次文艺活动,就像小李刚才说的,有100多名群众参加,我们在会上也发一些防火器和宣传资料,我们也找过媒体,也采访过西二里的居民,通过这方面向群众宣传金狮巷,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金狮巷,懂得古巷的历史文化。
   
    主持人:这相当于“六小工作法”里的小宣传吧?除了“小宣传”还有什么?
   
    罗萍:还有“小建议”、“小巡逻”,我们成立了治安巡防队,“小纠纷”就是我们平时处理群众的纠纷,各种方面的纠纷都有。还有一个是“小困难”,群众遇到什么小困难,比如说居民不方便照片,要办理二带身份证,我们上门照片,遇到什么小困难他们都会和我们讲,我们尽量帮他解决,解决不了的找社区。还有一个是“小娱乐”,我们经常开展文艺娱乐,大家一起在56号的居民家唱卡拉OK,或者去歌城唱唱歌,在最优惠的时候,每个小时30块钱,我请大家去。只要久不去了大家都会问什么时候再去。我们还会做警情宣传、防火防盗宣传。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