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楼获国家批复 将现"双凤还巢"

  新闻链接

  新航站楼有四大亮点

  亮点1:弧面倾斜单向索幕墙

  据介绍,新航站楼的设计方案是“双凤还巢”,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广西出土的汉代文物羽纹铜凤灯。从效果图上可见,新航站楼主体建筑的形态有如两只首尾相望比翼齐飞的凤凰,构成和谐优美的空间轮廓。凤凰是广西人心目中的吉祥鸟,这既代表了广西传统文化,又可以让旅客产生飞翔的联想,寓意深刻。

  南宁机场新航站楼的索幕墙平面呈弧形,上沿半径为401.28米,下沿半径为406.81米;最高点达32米;幕墙整体朝室外倾斜约10度。整面幕墙通过64根竖向拉索吊挂在位于主屋面檐口内的超级桁架上。三层钢连桥穿过幕墙并在其上设置出入口;钢索在局部穿过钢连桥。该幕墙形式复杂、实施难度大,同时存在弧面、倾斜、单向索三大难点,目前在国内首屈一指。

  亮点2:复杂三维屋面造型

  南宁机场新航站楼的主屋面整体设计简洁优美。屋面总面积8.8万平方米,90%以上部分为双曲面。为实现复杂的形体,主屋面由三种直立锁边板覆盖:标准版、梯形板和异形板。主楼中央区域设有55个菱形天窗,自然光经过金属反光板和膜材料的反射进入室内,为值机大厅空间提供了丰富的自然采光。该屋面的整体流畅度和技术难度已经超过目前建成的北京首都T3航站楼和昆明新机场航站楼。

  亮点3:自由多变钢结构设计

  为实现南宁机场新航站楼优美灵动的自由曲面造型,内部钢结构设计也必须是相对自由灵活。因此其成形复杂,制作安装及空间定位难度高。屋盖支撑体系为斜向分叉柱,大厅中部为四肢分叉柱,大厅尾部为两肢分叉柱,分叉柱为上细下粗的变截面钢柱,连接处采用铸钢节点,该节点制作、安装、焊接的技术要求、精度要求以及施工难度均很高。

  亮点4:高难度桩基处理

  南宁机场新航站楼地处平原溶蚀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存在大量的填充性溶洞、空洞、溶槽、溶隙等不良地质情况,超过三分之二的桩基存在不同程度的溶洞。其中局部区域中风化岩层深度超过50米,最大溶洞达28米。在此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进行冲孔桩的施工,极易发生塌孔、斜孔、串孔、漏浆、卡钻、掉钻等问题,需及时采取片石、粘土、水泥单一或混合回填复冲等多种处理方式,部分桩基以上方法可能均难以解决,需采取灌注混凝土后复冲的办法方可解决。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