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滚动条2 > 正文 |
百色高岭坡遗址再晒神秘发现 80万年前有人类活动 (5) |
2014年01月16日 07:35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编辑:利雪娟 |
|
这是从高岭坡遗址现场挖掘出的石制品 资料链接 挖掘背景 ●1973年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博物馆组成的考察队,在百色盆地首次发现旧石器。 ●1986年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等单位组成的考察队,开始对盆地的旧石器地点进行科学考察,并首次确认百色旧石器存在西方阿舍利文化的典型器物——手斧。此前在东亚从未发现过制作如此精美有着阿舍利特征的手斧和石镐等石器,而且和西方阿舍利手斧一样,其年代比欧洲手斧还早30万年。 ●1937年,美国地质学家特拉率领考察队不远万里到东南亚进行考察。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权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莫维士亦参加了考察。莫维士根据这次考察结果,认为东亚的石器制作技术和工艺简单粗糙,与阿舍利手斧比相去甚远。 ●2000年3月,中美科学家对百色旧石器的研究报告,在美国《科学》杂志以百色手斧为彩色封面的形式发表,并公布了美国伯克利地质年代学研究中心为百色旧石器测出最新同位素年龄为80万年,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1年1月,国家科技部组织由我国著名院士组成的评选小组,将“人类起源再添新证,百色旧石器挑战‘莫氏线’理论”与“纳米技术”、“人类基因组”等重大科学发现一起,评选为“2000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2004-2005年,广西自然博物馆与右江民族博物馆在百色盆地西部的枫树岛旧石器遗址,通过科学发掘首次从地层中发现手斧以及共生的玻璃陨石;2005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西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又在百色大梅南半山遗址和田阳那赖旧石器遗址再次发现手斧以及同层位的大量玻璃陨石。这些玻璃陨石形态特征和埋藏分布的特点,充分显示其原生埋藏的性质,无疑能精确地用于确定百色旧石器——特别是手斧的年代。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