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资讯 > 2013广西科技厅专栏《聚焦新科技 全民齐创新》 > 科技掠影 > 正文

百色高岭坡遗址再晒神秘发现 80万年前有人类活动 (2)

2014年01月16日 07:35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作者:潘登 编辑:刘清

    遗址全景(自治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供图)

人类活动

几千年前 还在这生存

到目前为止,第二次正式发掘,从地面往下,总共揭露了11个地层。挖掘的探坑深约2米多,从地面往下约1米处可以看到,坑壁是均匀的红土堆积层,但是到了1米以下,则带有如蚯蚓状的黄白色交织网纹的红色粘土。

考古专家认为,从此次挖掘看,高岭坡遗址存在两套明显不同时代的堆积,一套是下面网纹红土堆积层,另一套是位于其上的均质红土堆积层。网纹红土堆积层的层面有一个高低不平的侵蚀面,和上面的均质红土堆积层属于不整合的关系,表明这两套堆积存在时间间隔。

“结合均质红土层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看,网纹红土层之上均质红土层的形成年代要比网纹红土层晚很多。” 谢光茂说,“可能为晚更新世,绝对年代可能在距今10万年以内。”这一发现,将改变过去认为的这两套堆积同属于中更新世(距今80万年)的错误看法。

而出土研磨器、砺石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的第三层,位于均质红土堆积层之上,是高岭坡遗址年代最晚的文化层。这表明百色盆地自80万年前起,直到几千年前都有史前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

用火遗迹

曾有一个 石器加工场

在第四层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石器制造场和一处用火遗迹,为几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造场分布面积约50平方米,里面散布着密密麻麻的石片、石核、断块、碎片等石制品,表明这里曾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场所。

该地层出土的石制品不仅数量多、分布密度大,而且石制品的尺寸很小,这与以往在网纹红土地层中出土的粗大石器形成鲜明对照,表明这套石制品组合属于另外一种石器工业,其文化面貌和以往在百色盆地发现的石器工业不同。

过去,在网纹红土中出土的石器属于典型的中国南方砾石石器文化,而此次位于网纹红土层之上年代较晚的第四层中,出土的石器却与中国北方的石片石器文化相似,谢光茂解释道,砾石石器主要是在森林茂密处用来砍砸树果、对付野兽的;而石片石器,主要在平原地区,用来狩猎的,说明了这一带后期环境有所变化,或者南北方古人类有文化交流。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