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扫庭户贴春联乐出游发微信 不同的年俗相同的年味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刘山

    过春节的习俗随着社会环境变化,有些已经成为陈迹,有的仍旧保留,或有稍许变化;另外,一些新年俗悄然兴起,让龙城年味带上鲜明的时代特点。

    记者采访柳州民俗专家及查阅柳州旧籍了解到,春节,照柳州习俗,年三十夜前几天(农历腊月廿三、廿四)是小年夜,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将过年的东西置办好,磨米舂粉,做饼蒸糕。在小年夜晚上,弄些白切鸡、红烧肉之类的菜肴,一家大小来个团聚,这意味着已做好过年的准备工作。

    年三十夜有两种习俗,一是送灶,人们喜欢买张木刻的灶君像到灶前烧化,意思是送灶神上天,各家各户要注意防火。另一个习俗是守岁,天黑后,燃放炮竹,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在家里火炉边,谈古论今,直至天亮。

    年初一,家家户户贴上春联,穿上新衣服,孩子们在门前烧起鞭炮,“家家庆贺,彼此拜年。半月内亲朋多酬酌往来之举(民国《柳江县志》记载)。”吃的菜式除了全鸡和扣肉外,有时还会做烧卤、粉蒸肉、芙蓉酥等传统美食来吃。

    大年初一这天,还有一种“扫尘”习惯。过年以前,家家户户打扫清洁后,大年初一就不许乱丢果皮和碎纸,也不许动扫帚。春节里,人们喜欢到郊外走走,攀登鱼峰山、马鞍山,居高远眺。

    由此看来,柳州节俗的变化并不很大,除了送灶神、祭祀各路神祗如今已不多见,扫庭户、贴春联、家人宴集、守岁待旦,给压岁钱,拜年贺岁等年俗承袭至今。有的项目,如燃放爆竹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直接造成的伤害,使得如今人们越来越理性地看待这一传承千年的民俗传统。

    另外,新时期兴起的到餐馆吃年夜饭,举家外出旅游,发短信、微信拜年等习俗,也让很多柳州人过春节时多了一份从容、悠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