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雅村里的铁皮石斛种植示范点,吴天来向广西新闻网记者介绍村里发展中药材种植带给村民的增收情况。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昶 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子江 邓昶 陆樱仁
吴天来所在的陇雅村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当地人曾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来形容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位于凌云县泗城镇的陇雅村全村无一分水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过去群众只靠在石窝地种植玉米和红薯维生。“对面能说话、见面走半天,地无三分平、出门就是坡,人无三文钱、户无隔年粮,”就是20多年前陇雅村的真实写照。
1996年,吴天来垫付25.2万元,带领群众修建13公里长的村级公路。从此,他每年都至少从自家收入里拿出两三万元为村里做好事,年复一年的积累下来,2013年吴天来拿出来扶助本村和其他村屯的经费就超过2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如今陇雅村除了3000亩桑园和养猪场,还有正在发展的3000亩中草药、3000亩马尾松。不仅要一个村富,还要让周围的人一起富起来。吴天来结对帮扶相邻的品村、陇照村开路和发展经济,成效初现。
大山深处"领头雁"
“像我们这种条件的地方,是要有个人站出来,做成事情,群众佩服,齐心协力才能谋发展,单个干不行。”吴天来告诉记者。
1981年,因贫困辍学的高二学生吴天来,看到许多乡亲连一碗稀饭都保不住,一直在暗暗地寻找着一条适合陇雅村脱贫致富的路。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跑遍了陇雅的山山壑壑,磨破了十几双鞋。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他终于发现陇雅村几个自然村周围山上有锑矿。他欣喜若狂,立即办理开采证和代理收购证,组织群众采矿,肩挑背驮运输矿石到山外卖。仅一年半时间,产矿上千吨,全村收入达300万元,部分群众摆脱了贫困。
陇雅村的山山岭岭盛产金银花等中草药。为了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吴天来自己掏钱独闯广东、贵州、南宁、玉林等地,了解行情、寻找销路、学习技术,回来后办起了购销中心,发动和引导村民采集野生药材和种植药材,自己负责运销山外,又使一些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陇雅村离乡镇和县城四五十公里,吴天来的购销中心除了经销糖烟酒类和一些日用品外,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化肥、农药、农具、水泥、饲料等赊销服务,每年小店赊出货物总值达13万元之多,极大地便利了群众。
天道酬勤,吴天来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致富能人,到90年代初已积攒下60多万元的个人财富。听从亲属的劝告,吴天来准备建一座4层楼房,还动工打了一大堆砂。然而,最终还是放弃了。他说:“我真不愿意自己一家人住进楼房,而眼看着群众住在破旧的木屋里。我希望乡亲们都能富裕起来,都能住上新楼房。”
为了使乡亲们尽快脱贫,吴天来开始在村里发动大家拉电、修路,可是他的举动却引来了非议,有人说:“你既不是村干部,又不是党员,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为此,吴天来心里十分苦闷。他想起了老党员、曾担任生产队长的父亲说过的话:“共产党员能够最先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是最能代表父老乡亲利益、最能够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便下决心要像父亲一样入党,挺直腰杆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1993年1月,吴天来向村党支部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94年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7年3月,他当选为陇雅村党支部副书记,1999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