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北海渔村村妇恋上健身舞 白天出海打鱼晚上练舞

乡村时尚:一镇有10余支专业队

据营盘镇文化站负责人李世涌介绍,该镇有12个村委、1个社区,共有10多支专业舞蹈队。

“白天姐妹们都有自己的活计,有卖肉的、开店的,但更多人出海打鱼。过去晚上在家只能看看电视,打打牌,现在聚在一起跳健身舞最开心。”蔡姐说,扎堆跳舞会上瘾,她们的一个姐妹,一天晚上跟丈夫去浅海打鱼,远远听到广场上的音乐,竟站在船上跳起来。

该镇石村的舞蹈队队员陈云莲说,几年前组建村舞蹈队时阻力很大,男人讥笑她们“三八”,丢人现眼。后来慢慢地,她们外出演出多了,还拿回了奖,“男人们把嘴巴闭上了”。

“练舞健身对身体好,现在家里人都支持。”彬畔村60多岁的陈大姐虽然无法进入演出队,但她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来参与跳舞。她笑称,女人有精神寄托,男人耳根清净不少,因为女人的唠叨少了。有些家住得远的姐妹,“现在每天还享受丈夫开摩托车来广场接送的待遇呢”。

好心三姐:让乡村姐妹充满活力

支持乡村舞蹈队的动力,是全镇每年上百场的演出。李世涌说,有的演出政府举办的,但更多是民间组织的,由商家或爱心人士资助,最集中的演出会在春节和休渔期间。

在营盘镇上开超市的陈小凤正是这样的赞助人。“她近两三年来,每年都会在休渔期和春节赞助几场演出,有时还会组织村里的妇女到县区演出。”李世涌说,每年陈小凤资助金额有近10万元。今年40岁的陈是营盘镇石村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三,被人称“三姐”。

尽管家境殷实,但每年近10万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何要这么做?陈小凤说,以前,一有空闲,老家的很多姐妹们都把自己栓在牌桌上,一些年轻人甚至因此染上了吸毒恶习。跳舞既可健身又丰富乡村生活,她当然要支持。

陈鼓励老家的姐姐妹们学海边的民调“疍家姐”,在休渔期还会带着姐妹们外出取经,一边旅游一边学习。这让渔村村妇们感动不已。“就为了三姐的支持,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地坚持跳下去。”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