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走基层]入地、守岛……只为确保“光明通道”畅通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启超 徐世杰 周隆富

党员服务队的队员。通讯员何道娟 摄

服务队的队员乘坐“猴车”下井。广西新闻网记者黄启超 摄

党员义务服务队在300米下的矿井巡线。广西新闻网记者黄启超 摄

    每月进行2次地下300米坑道巡线保障的浦北矿井义务服务队;21名驻岛职工服务160万余游客,努力改变“电力孤岛”的涠洲岛供电公司;为即将建成的防城港核电站搭设电网通道的防城港海港变电站职工……就是这样的一批南方电网基层职工,组成且夯实了中国北部湾城市经济发展和广西经济腾飞的基石。2014年3月19日—21日,南方电网广西分公司组织开展了“2014新春走基层活动”,通过3天2夜的体验式采访,让所有的区内外主流媒体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光明使者’代表是一种责任”

    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有一支被矿工尊称为“光明使者”的党员义务服务队,他们是浦北供电公司寨圩供电所的职工。在完成日常供电工作的同时,他们为了确保辖区内一铅锌矿地下供电安全,不但随叫随到,还主动每月下到300米以下的矿井,通过专业的手段确保该矿业公司生产安全【本网在2013年12月12日曾做过报道“矿井里的‘光明使者’”详见 //www.zzdnet.com/staticpages/20131212/newgx52a9d479-9207396.shtml】。

    浦北县铅锌矿于1966年开采,1973年成为浦北县一个国有小型矿山。矿区总面积6.8171平方公里,至目前开采深度最深至-195米水平,距地面约750米,年开采铅锌矿石能力10万吨。井下几十个井口纵横交错,无论开采、通风、排水、运输、提升、照明、爆破等,每一个环节都与电相关。在井下,停电最长的容忍时间是4小时,超出4小时内无法恢复供电,就会造成排风、排水不畅引发事故,严重威胁井下设备、矿工的财产生命安全。

    矿区供电线路长、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率要求高,为了确保井下安全可靠供电,2009年,广西电网浦北供电公司创建了以寨圩供电所蓝进所长为队长的矿井义务服务队,根据客户用电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以实际行动担当起矿区电力“保护神”的神圣使命。

    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5年时间里,他们下井巡视、维护近百次,为井下消除安全隐患超百起;还义务帮助矿区在井下300米建立了一个10千伏的简易变电站,为井下供电增设了双保险,同时增设了“马溜车”,为抢修复电和矿井的日常检查维护提升了效率,也为矿工上下班提供了便利。而在2012年8月装设“马溜车”之前,他们所有的服务都是靠双脚一步一步完成的。每次下矿服务走1000多级台阶,壮汉来回需要1个多小时。

    五年来,矿区没有因为意外、故障停电受到影响,这支党员义务服务队也成了井下供电线路的“活地图”和矿山的光明使者。

    据该公司的党委书记覃杰光介绍,寨圩这个党员义务服务队践行了一个窗口服务单位中基层党员组织的桥头堡作用,在公司内部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公司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公司内的14个窗口部门全部建立了党员义务服务队。“‘光明使者’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信任,更是责任,我们将把这样的服务是一种常态,成为我们供电公司的一种服务标准” 覃杰光书记如是说。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