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经济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投资
绿公司年会嘉宾分享生意经
活用互联网 传统生意有搞头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罗超林
核心提示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昨日举办了《大文化思维:商业新玩法》、《银行业:冲击与机会》、《抹平O2O鸿沟》、《改变的年代:现实与远见》、《产业投资新机会》、《创新与活法》、《聚合的力量》等多个专题会议和论坛。其中,新浪、联想、宝马等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向我们阐述了企业管理智慧和投资新商机等。本报财经记者罗超林参加了《银行业:冲击与机会》、《抹平O2O鸿沟》、《创新与活法》三大分会论坛,为你挖掘经济大趋势带来的生活和投资变化。
在《抹平O2O鸿沟》的分论坛中,记者发现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场多位企业家对O2O的兴趣很浓厚,纷纷提出自己在实操中的疑问。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嘉宾们在实操O2O过程中的经典案例情况,会否给您带来些许启发。
洗衣O2O
把散户变成团购客户,把洗衣设备变成合作伙伴
张荣耀先生,是荣昌伊尔萨连锁集团董事长,他在会上给我们介绍的O2O经验,主要跟洗衣行业相关。其核心经验是,把散户变成团购客户,把洗衣设备变成合作伙伴。
据张荣耀介绍,他刚开始做洗衣行业的时候,都是跟大家差不多的。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再加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张荣耀开始尝试借助网络的力量,他是这么做的。首先定出一个最低价,99元。每次洗衣服的价格至少得达到这个最低消费,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把需要洗的衣服统一凑在一起洗。客户在网上按袋支付清洗费用,借助微信预约,接着等服务人员可享上门取送洗衣服务。这样的做法,可以解决了顾客到干洗店洗衣停车难、送洗衣物交接时间繁琐、店面营业时间不能满足顾客取送时间等系列洗衣痛点。而现在在实际客户下单的金额方面,基本上都远远超过99元的底价,多是200-300元,甚至有500-600元的单次清洗费用。
这里,顾客洗衣的习惯开始改变了。首先是随时随地可以预约洗衣,不用购买价格昂贵的干洗机,洗衣人员上门取送的服务节省了顾客的宝贵时间,客户可以评价每次的洗衣效果。对张荣耀来说,他可以不用开更多的门店,剩下了更多的资金。以前每天也就洗几百件的衣服,现在每天可以洗5000-6000件衣服。当散客都集中到微信预约后,张荣耀就可以分配这些衣服到哪里去洗,使用什么品牌的干洗机来洗。此时,提供干洗机设备的厂家就给跟张荣耀合作,从以前要付费购买设备到现在租借设备,甚至直接拿来用,每月结算,企业不用花钱就能拿到设备。当然,前提是洗衣的量上去了,能产生高额稳定的现金流。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