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钦南23把尺子细量干部“四风”

巧制纳谏良方  收获“金玉良言”

钦南23把尺子细量干部“四风”

3月27日,自治区第三督导组来钦南区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进大厅,迎面一排醒目的板报引起了督导组一行的注意——板报上密密麻麻地“报道”了钦南区常委领导班子和11名常委个人的“四风”问题。如此勇敢的举动,让督导组副组长陈普生直言“眼前一亮”。 

细化“四风”表现

“四风”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焦点。活动一开始,钦南区就紧紧围绕”四风“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征集意见,但征集到的数百条意见很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收回来的“四风”意见表上大多都填“无”。根据钦南区实践办的统计,截止3月20日,该区征求到的意见中提及四家班子”四风”问题的不足30条,且其中有不少是虚话、空话。 

钦南区领导班子深知,征求不到“四风”意见,绝非不存在“四风”问题,“根子”出在征求意见的方式上:意见表太笼统,许多基层群众根本不知道“四风”是什么,对领导干部也不了解,没法提意见;而基层干部则担心乱说话会遭“秋后算账”,不会也不敢提意见。

如何才能让大家畅谈“四风”并且说到点子呢?钦南区决定细化征求意见表,帮助对象解决不会提意见的问题。该区区委常委首先进行了深入的自查,同时参照中央印发的“四风”具体表现,将区委常委可能存在的”四风“问题细化分解成23个具体的表现,其中形式主义6个方面,官僚主义7个方面,享乐主义5个方面,奢靡之风5个方面。每一种表现的后面都设置了”严重、一般、轻微、没有”四个选项,填表者只需要打个勾,就可以准确地为领导干部的“四风”把脉。

效果立竿见影

“这下容易了! ”一名参与填表的基层干部说,“以前总以为奢靡之风是高官才有的‘特权’,跟我们无关,现在表上写的很清楚,公款送礼、收受特产、接受吃请等行为都属于奢靡之风,有没有打个勾就行了。”

3月24日,新的征求意见表下发到了全区100多个参与活动的单位。至3月25日晚,钦南区委领导班子和区委常委的征求意见表以及各单位自己的”四风“问题汇总表陆续传回钦南区实践办,几乎“弹无虚发”。

据统计,钦南区常委领导班子和11名区委常委每人发放了3000份征求意见表,实践办各抽取其中的500份进行统计,结果让人“触目惊心”:“四风”问题23个表现,11名常委无一“幸免”。每人500份样表共计打勾11500个,其中仅有一人未得“严重”,但也得了87个“一般”。  

与此同时,各镇各街道和各部委办局上报的“四风”问题也同样“货真价实”,某区直单位的班子汇总表上赫然写着“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类的“大尺度”意见。 

广开言路纳谏

在群众路线征求意见活动中,基层干部群众不愿提、不敢提、不会提意见的问题普遍存在,钦南区“对症下药”,通过七种举措广开言路。除了细化“四风”表现之外,该区还广泛开展”五比“活动(比征求意见多、比查摆问题真、比立行立改快、比民主生活会质量高、比督导工作实)激发各单位征求意见的积极性;实行问题倒查机制,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倒查相关党员干部“四风”问题;强化三项措施,通过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子、 主动上门听意见和实行无记名填表等措施,让群众放心说;开好老城区市民代表、征地搬迁农民代表、投资者代表等五个座谈会,解决提意见建议没有针对性的问题;实行”首征追办制“,解决意见无人落实的问题;通过“千名干部下基层”、公布热线电话、开通电子邮箱、开展“我为区委献一计”活动等八种渠道,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建言。

到目前为止,钦南区共征求到“四风”问题意见建议1355条,热点难点问题2077多条。其中,区委常委会“四风”问题共28条,形式主义方面8条,官僚主义方面8条,享乐主义方面6条,奢靡之风方面6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