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钦南区:向作风要效益取得经济“开门红”

中桂钢铁公司的生产车间。

作风出效益

作为中桂钢铁公司的副总经理,兰似娜在公司分管生产,她发现一些工人安全生产意识较为欠缺,于是向前来走访的黄金平副局长提出:“政府能否帮我们给工人做一些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黄金平当即表示:“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回去我马上和安监局对接安排。”

“我们企业能发展这么好,跟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兰似娜说,从钦州市到钦南区,各级、各相关部门领导对他们都十分关心,经常下企业过问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才确保企业能够安心、顺利投产。

而在黄金平看来,这样的服务工作可谓“家常便饭”。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钦南区以开展“作风转变年”、“服务企业年”、“城区管理年”、“项目招商年”(以下简称“四个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项目,深入服务企业。作为直接面向企业的部门之一,工信局制定了详细的“企业帮扶计划”,并分成6个工作组,由6位局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到各辖区企业了解需求,及时帮企业解决了一批用电、融资、用工等难题。“黎合江工业园原来电荷不足,经过我们协调,现在企业用电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帮几家企业申请了融资担保贷款,与人社局联手组织招聘会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黄金平说,而由李尚南副局长带队的工作组积极为钦南区进口资源加工区的巨申铜管项目“做后勤”,促使该项目于今年3月初顺利开工,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不单是工信局,为民务实的作风和服务企业的意识体现在钦南区的每一个部门。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题,招商促进局和工商联组织了系列“银企座谈会”,为企业和银行牵线。新项目存在规划、用地等困扰,发改、国土等多部门组成帮扶小组,全程跟踪提供一站式帮办。一些企业不了解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补贴方向,商务局主动上门“把脉”,动员并帮助企业按方向申请相关补贴。

 为了确保服务企业的力度和成效,钦南区还建立“企业直通车制度”、“企业难题备案制度”“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等相关措施,畅通企业办事及反映意见的渠道。在“四个年”活动实施方案中,该区24家企业反映的难题被制作成责任表,分解到各单位帮助解决,每一项具体任务都有挂钩区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的时限。与此同时,项目推进和招商的任务也都进行了相应的分解,招商任务不仅涵盖到各相关部门,甚至细化到街道、乡镇。

在作风转变和制度保障的“双轮”驱动之下,钦南区经济发展稳步前进,项目推进迅速。一季度,钦南区黎合江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近三倍;钦南区进口资源加工区水、电、气、路、通讯、排污等基本配套到位,目前已落户项目8个,其中华汇镍业、方隆项目、巨神钢管等3个项目有望在年内竣工投产;火龙果深加工基地首期100亩已实现动工建设;东盟商贸城建成在即,今年计划投3亿元,可建成营业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容纳商户3500-5000户大型商贸中心,带动交通、物流、餐饮等行业共同发展。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