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改革面前没有例外 简政放权没有特殊

改革面前没有例外 简政放权没有特殊

——全面推动我区深化改革工作系列谈(5)

本报评论员

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直接关系到广西当前和长远发展,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态度坚决、行动迅速。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印发后,自治区党委召开十届四次全会,及时研究制定了我区的贯彻《意见》;中央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之后,广西以最快速度成立了相应机构。目前,我区已经启动推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单独二孩”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经过36年的持续改革开放,容易改的方面已经基本改了,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皆大欢喜让所有人得利的普惠式改革越来越少,有得有失、此得彼失的利益调整型改革越来越不能回避。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一些部门和干部,明里嘴上都支持,但只要涉及自己手中权力,就是不见行动,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简政放权,一些地方和部门明放暗不放,利少的多放权利多的收权,责任重的放权责任轻的收权,甚至出现越放“婆婆”越多、门槛越高的现象。

不想改的背后是改不掉的惯性思维,不愿放的背后是放不下的利益纠葛。改革面前没有例外,简政放权没有特殊。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在36年改革开放基础上的一次改革再集结再出发,是我区缩差距补短板、扩开放挖潜力、抓机遇强动力的关键之举。想得通要改,想不通也要改;愿意放要放,不愿放也要放。

做到改革面前没有例外,简政放权没有特殊,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不会有行动上的突破。一些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敢闯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对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存有私心,从内心深处害怕改革。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思想解放了,认识清楚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带来的“阵痛”面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才能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和胸怀,舍得掏“口袋里的权力”,愿意动“自己的奶酪”,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积极推动改革。

做到改革面前没有例外,简政放权没有特殊,要坚持从事业发展需要和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大局。只有着眼大局,顾全大局,改革才能全面,才能深化,才能自觉克服地方主义、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的桎梏,不打小算盘,不把自己当例外,不为自己搞特殊。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坚持站在全区改革发展的大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以宽广胸怀和战略眼光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突破各种利益的掣肘,自觉做改革的促进派,做大局利益的维护者,形成促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做到改革面前没有例外,简政放权没有特殊,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领导改革的重任。领导干部是改革的决策者、参与者、推动者、执行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在改革中不能对自己搞特殊、有例外,不能合自己的意就改,不合自己的意就不改。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改革本领,努力成为改革的行家里手;要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积极解决和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挑战;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导权,确保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