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
公园和展馆方 无处罚权
面对游客毁坏公物的行为,不少公园在感到头疼之余,也无可奈何,因为公园和展馆方没有处罚权,面对乱丢、乱画、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公园和展馆方只能发出警告或提醒,并不能对游客进行实质性的惩罚。“五一”期间,人民公园工作人员发现,厕所的洗手池被损坏了,由于抓不到现行,只好报告上级,申请对洗手池进行修理,“我们只能抓现行,然后将损坏公物的人送到派出所,由派出所进行处罚。”人民公园园容科傅科长说。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南宁市花卉公园,“五一”期间,该园大量的月季盛开,不少游客顺手牵走花卉,由于无法确定花究竟是谁偷的,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管理方想要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但另一方面却没有真正的处罚权力。此外,即使抓到现行,将破坏者送往派出所,派出所也只能作出警告等处罚,而像这样的简单处罚并不能真正遏制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反思
如何减少不文明行为
“想要减少不文明现象发生,有一个方法既简单也困难,那就是学会自我约束。”人民公园园容科傅科长说,很多游客都存在侥幸心理,看见别人扔垃圾、破坏公物,自己也跟着行动。
在展会现场,时常会有免费的环保袋发放,如果觉得手上东西太多不妨领取一个来装得到的宣传单;或者,即使是多拿在手中一会儿也无妨,找个垃圾桶把它们扔掉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如果你不想要这些传单,可以干脆一点直接选择不要宣传单。出游时,也可以事先准备好装垃圾的塑料袋,把垃圾统一收好,而不是随手就把它们扔弃在地上。试想,如果公园是你家,有人来家里吃饭,却不顾主人的劝告,不仅随意扔垃圾,还在家里的家具、墙壁上随意刻画涂鸦,你是什么心情?
因此,我们作为游客,在自己得到休闲与欢乐时,何不多为他们着想,不要因为自己图一时方便,而再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在如此重视“素质”的今天,我们在指责别人的不文明行为“没有素质”时,应该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有素质”。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