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区直单位对口帮扶隆林工作纪实:真扶贫出招见效

创新机制

扶贫工作进档提速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对口帮扶单位准确把握县乡村情,依托当地资源、区位优势,引导和帮助当地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把扶贫开发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重要契机,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探索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实现了扶贫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加大基础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对口帮扶单位牵头建立项目对接机制,整合各级各类扶贫要素和资源,形成拉动项目合力。2011年以来,通过自治区对口帮扶单位协调落实的重大项目共计400多个,总投资8.07亿元,其中县庆项目48个,资金3.75亿元,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饮水、出行、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打好事关隆林长远发展的基础。两年来,对口帮扶单位协调落实1080万元土地整治项目,对隆林4个石漠化村的2000多亩土地进行整治;自治区水利厅落实各类水利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646个家庭水柜、对岩场村两座小II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推进马海水利、岩场3.5公里三面光水渠等建设;支持开展德峨、常么街道整治和么基道路维修工作等,新建和维修各类村屯道路100多公里;扶持涉农惠农村村通67条水泥路项目贷款1亿元;帮助该县率先在全区实施乡乡通广播电视光纤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台站、圩日广播等项目。

同时,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先后协调有关部门将隆林列入“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验区”、“全国第二批社会扶贫创新协作试点县”。

培育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对口帮扶单位引导和组织农民大力开展连片开发产业扶贫:在石山地区治理石漠化中探索出“治理山上,开发山腰,整理平地,完善设施”的治理模式,种植金银花、桑蚕、核桃等产业;在泥山地区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坚持平地种植烤烟、蔬菜,山腰种板栗、油茶,山头封山育林等;在靠近天生桥库区的天生桥、平班、革步等发展网箱养鱼。一大批“公司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迅速推广。目前,该县共种植桑园达2.9万亩、“九丰一号”金银花1.1万亩、西贡蕉2万亩、板栗12.98万亩、油茶15.23万亩,新种田七1155亩,新造林1.0593万亩,完成抚育1万多亩。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同比增长14%。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