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成南为群众办理证件
广西新闻网记者 徐世杰 文/图
今年以来,他已经为一百多名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了入户和二代身份证。他就是钦北公安分局办证大厅户籍民警、平吉镇牛江村委担任挂村民警高成南。
无论走到哪里,户籍民警高成南的挎包里总是装着这几样东西:档案、表格、白布和数码相机。遇到有老弱病残或是不方便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的群众,他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和白布帮忙完成人像采集,并及时的把办好的身份证再送到他们手中。
挂村民警 进村入户解民忧
高成南在基层工作多年,去年刚从平吉派出所调回局机关不久,在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后,他又被上级安排到平吉镇任挂村民警。领受任务后,高成南利用在平吉镇工作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和工作经验,迅速进入到工作状态,开始履行村警的职责。在处理好办证大厅里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到村里入户走访,倾听民声。
刚开始入户走访时,一些群众并不理解,但高成南没有放弃,入户时主动推介自己,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让群众记住了这名挂村民警。经过在村里的多次法律知识宣传之后,收到了良好效果,村里一些群众尤其是老人反映,高成南发放的防诈骗资料帮助他们甄别出诈骗伎俩,没有上骗子的当。
入户访查时,高成南总是带着他的一村一警工作日记本,日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要求和建议、有什么不稳定因素、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等,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他会先向平吉派出所汇报,然后想尽一切办法给予解决。
牛江村委中心坪村五队村民李庆芳、李祝芳,两兄弟因耕地权属产生纠纷,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效,两兄弟反目成仇,互不来往。高成南在走访时了解这一情况后,向平吉派出所及平吉镇司法所反映情况。随后,会同平吉镇政府干部、平吉派出所民警及村委干部对李庆芳、李祝芳两兄弟的耕地纠纷进行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
上门送证 残疾女子告别20年黑户身份
今年3月的一天,在钦北区平吉镇牛江村委杨梅村村口,年迈的杨喜江冒着小雨早早的从广平村来到这里迎接高成南的到来。接过户口本那一刻,杨喜江和女儿杨月艳一家喜极而泣,藏在心中那块悬而未决的石头终于落地,杨月艳终于可以向二十多年的“黑户”身份告别了。
杨喜江的女儿杨月艳出生后经常发高烧,因打太多针而导致残疾,直到到八、九岁才学讲话。因为身患残疾,病情很重,老杨以为女儿养不活了,所以一直没有给她入户。直到去年8月份,26岁的杨月艳经人介绍嫁到杨梅村并育有一子后,才想到为她入户。
因为杨月艳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她的“黑户”问题一直拖到了26岁,就连刚出生的儿子,也成了“黑户”,家里人这才想到杨月艳入户的问题。 得知杨月艳的情况后,高成南立即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随后,高成南对杨喜江的邻居以及村干部、接生婆进行多次走访,对杨月艳的出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经过几天的调查办理,高成南很快为杨月艳办理好了入户,并将户口薄送到了她的手里。
拿到户口薄的那一刻,杨月艳颤颤地接过户口本,激动得喃喃自语,终于有了户口,襁褓里的孩子身份也有着落了。
“户籍工作虽然琐碎,但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户籍民警来说办的是件小事,但对老百姓来说确是自己家里的大事,因为户籍工作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高成南说,老百姓来办事,看似很琐碎,但对老百姓来说事关切身利益。所以要想真正把户籍工作做好、做细,真正地为群众服务好,让群众满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