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扶贫攻坚好支书]环江县大安乡可爱村支书谭福勇

可爱村里可爱人

——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可爱村党支部书记谭福勇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覃丽鲜 韦继辉

    可爱村曾经名不副实,村民穷得叮当响,闭塞、贫穷是这里的代名词,全村440多人只有98亩耕地,人均不到二分半。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092元。

    可爱村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西北部,5个村民小组140户人家,分成25个屯零零星星散布在大石山里。最大的长洞屯,也就15户人家。而机洞村民小组,10户人家竟然分成6个屯,走上一圈得2个小时。可自从谭福勇做了村党支部书记,可爱村一天天变得名副其实,可爱起来了……

    初见谭福勇,相貌普普通通——个矮,有点胖,有点黑。1983年,20岁的他从本县下南乡到可爱村当上门女婿时,村民们也没怎么看上眼。交往多了,村民发现这个上门女婿其实挺可爱的,有干劲,认定的事做到底;乐于助人,哪家有事一叫就来。塘往屯莫志明家的房子被烧掉了,谭福勇带头捐了300元,还召集人帮搭建临时房子。

    1997年,谭福勇当上了村干,下定决心到15个村民小组走一遍。可村里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他迈开双脚,一步一步走完15个村民小组,竟然用了整整5天,累得他腰酸腿软,双脚打起血泡。“一定要让可爱村发展起来!”谭福勇暗下决心。1999年12月,谭福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事业中,可受制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村民生活改变不大,他日思夜想:“有什么新法子、新路子,让可爱村变得更好?”2012年,河池市把大安乡作为试点,开展扶贫攻坚“整乡推进”,动员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的村屯整体异地搬迁。“好啊!”谭福勇豁然开朗,“可爱村条件恶劣,搬出去才是最好的路子。” 

    兴奋过后,谭福勇冷静下来思考:群众愿不愿意?该怎么搬?搬去哪?搬出去了干什么?谭福勇主动配合市县乡三级搬迁工作组,征求可爱村村民的意见,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他兴冲冲地找村民们商量,说有能力、有进城意愿的,可以搬到县城进行无土安置,不愿去县城的可以搬到13公里外的才平村进行有土安置。可让谭福勇始料不及的是,第一次动员会就被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很多人不愿搬:“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搬出去不见得就好。”有人担心:“无土安置,自己只会种地,不会技术,没有土地,怎么生活啊?”

    谭福勇为了让大家搬得出,他去了福建、广东、贵州和区内桂林等地考察新农村建设。他把所见所闻一一告诉村民们,耐心劝大家说:“人家那才是小康生活,我们不搬出去,靠着现在一个人不足二分地,发展得再好,也就能填饱肚子。”

    客观条件摆在那,村民们沉默了。沉思良久,大家又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惑——“才平村的地,他们能给我们用吗?砌房子的钱哪来?出去了做什么啊?……”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