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传带增强群众的致富能力
“如果我没有做过,自己都挣不到钱的话,凭什么去说服村民跟我干?”这是刘庆康的做事原则。
刘庆康还只是大坪村支书、主任的时候,他就第一个种植上百亩枇杷、核桃、竹子,并发展母猪养殖和经营小卖部,已经是大坪村的经济能人。
联合党总支下辖的4个村都是典型的贫困石山村,靠什么发展?全村人都看着刘庆康。
“第一,我要成为榜样;第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刘庆康放开手脚干起来。
为开阔眼界,刘庆康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以及致富能人到外地考察学习。
经过考察并结合联合党总支部实际,刘庆康确定了种植与养殖“长短结合”的发展项目,争取项目和自己出资发展枇杷、核桃、竹子和养猪等。截至目前,他们共种植枇杷80亩、核桃2000亩、竹子5000株,养殖母猪150头。
此外,刘庆康还组织实施“农家课堂”培训工程,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让全村95%以上的党员干部掌握1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并让这批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与此同时,他还高标准创建“党员中心户”,强力打造党群致富联合体,目前全村共创建党员中心户9户,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4户,致富带头人10人,党员结对帮扶150户,创建党群致富联合体1个。通过党员“帮、传、带”,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群众的致富能力。
村民逐步富裕之后,刘庆康也开始抓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2012年荣获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刘庆康不断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为大坪村搞建设,我们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严格遵守村规民约。”村里的吴大妈说,大坪村的村规民约规定不能搞封建迷信活动和违法犯罪活动。一有空闲,大家都会相邀去文化活动室唱歌、跳舞、锻炼身体。
如今,走在联合党总支辖区,记者看到的都是新气象,公共戏台、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设施应有尽有。就算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大坪村农贸市场,也是井然有序。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