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NA实验室工作中的陈琨(中)。广西新闻网记者 陶媛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陶媛
“一定要认真对待所有的血迹分布,刀尖部分需做DNA检验,刀柄血指纹需做指纹检查。”在来宾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检验室,青年女法医陈琨正蹲在地上细心地跟两位新法医探讨说明如何处理一把血迹斑斑的水果刀。眼前身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女法医陈琨跟头一天吃饭闲聊说笑的女生迥然不同。
一个人验尸过除夕夜 睡觉亮灯到天明
提取分泌物、采样剪裁、观察检验、记录整理……对于女法医陈琨来说,这又是一个忙碌的周末。记者在DNA检验室待了近一小时,看着眼前工作人员们的状态,不禁感慨:如此周而复始的工作流程究竟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而面对和解剖冰冷尸体时又是怎样的强大心理?
“第一次解剖尸体确实紧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一个人守在偌大一座殡仪馆里,让人觉得孤单。”陈琨深深记得2007年春节。那年,刚从云南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毕业的她23岁,被分配到来宾兴宾公安分局刑侦大队。
除夕夜,由于法医少,刚出道的她便被安排和痕迹检验技术员值现场班,协助交警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到殡仪馆作尸检。因痕检人员需临时赶去另外一个案件现场,陈琨被独自留在殡仪馆里解剖尸体。虽然眼前的陈琨只是说“当时很紧张”,但究竟当时是怎样熬过那一夜前所未有的冷寂,她却笑而不答。之后连续5天,陈琨天天往殡仪馆跑,有时都不记得自己到底有没有吃过饭。一个多月,她一直是抱着娃娃一起睡觉并亮灯到天明。
在兴宾分局工作以来,陈琨先后独立或参与完成各类案件的检验鉴定100余起,对恶臭难闻的尸体进行开棺检验、对严重腐烂的水中浮尸进行解剖检验、对严重白骨化的尸骨进行重拼复原。“新鲜的尸体算是最漂亮的了,溺水死亡、吊死的和重大交通事故死亡的尸体一般来说变形比较严重,看起来比较让人觉得恐怖,但是也没什么,同样是人死亡的一个过程。”陈琨坦诚告诉记者,“诚意为死者讨回公道,当然没什么可怕的。”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