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乡广播员苏文丰:廿六载用广播架起党情民意连心桥 (2) |
2014年08月05日 06:44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邓达 |
|
小小广播站,好似农事办,群众跟着老苏干 1988年,原巴别乡广播站站长因工作调动,广播员工作一时无人接手,24岁的苏文丰爱广播、声音好,主动请缨。 从那时开始,苏文丰成为乡广播站惟一的工作人员。一部扩音器、一台音控、一只话筒、一把木凳、一张桌子的广播室,从此成了苏文丰坚守的主要阵地。 在那个缺乏报纸、电视、网络的年代,广播是山里群众获取知识,与山外世界联系的重要桥梁。 巴别乡是田阳惟一没有地表河流的乡镇,老百姓祖祖辈辈在旱地里种玉米度日,生活十分艰难。上世纪90年代初,乡政府号召群众种植甘蔗,群众抱着观望的态度。苏文丰仔细考察了当地发展甘蔗的可行性,倡导村民种植甘蔗的广播开播。1998年,乡里的甘蔗产量达到4.7万吨,而之前的几年,巴别乡甘蔗产量一直徘徊在1万吨左右。如今甘蔗成为巴别乡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老苏给我们算账,做对比、讲销路,大家心里踏实,就跟着广播说的干啦!”花参村支书岑英武记忆犹新。 2008年春,大录村支书苏海华通过广播得知县里开展圈养山羊示范项目的消息,用家中所有积蓄购买了60多只山羊。不料冬天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来袭,30多只山羊患上疫病。正当苏海华心急如焚之际,苏文丰带着乡里的兽医赶到他的养殖场。由于抢救及时,患病的山羊全都医治好了。在陪同兽医检查的过程中,苏文丰认真记录,详细询问,掌握了山羊病治疗、防寒防冻等办法。那年冬天,通过广播,巴别乡很多农户、养殖户及时掌握了防疫防冻技巧,采取了有效措施,全乡养殖业没有因为极端天气遭受重大损失。但一个多月下来,苏文丰瘦了整整一圈。妻子心疼他:“你那么拼,不要命啦?”苏文丰说:“很多乡亲是因为听了我的广播才搞养殖的,如果因为恶劣天气蒙受损失,我怎么对得起他们啊?” 今年,两个百香果加工厂进驻田阳,苏文丰仔细对比研究,认可了巴别乡发展百香果的路子。如今他又在协助乡里宣传百香果产业,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20多年来,巴别乡的乡亲们已经习惯在圩日听到苏文丰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他一号召,大家都凝聚在一起。2008年腊月的一个中午,花参村文书电话报告:该村的一片甘蔗地着火了,附近就是几百亩的松林。苏文丰骑上摩托车就往火情现场赶,并一路广播,一会就召集几百位村民。在火情现场,苏文丰爬到开阔处,用大喇叭指挥救火。“特能团结大家,大家都听他的。”当地干部评价老苏。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