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罗萍做客广西新闻网访谈节目。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摄
罗萍在金狮巷内为居民挂上节日喜庆灯笼。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供图
罗萍在警民联系点为群众办实事,解答居民问题。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供图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杨郑宝 文/图
南宁市兴宁路西二里又名“金狮巷”,作为邕城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老巷,这里数百年来民风淳朴,生生不息。但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这里也曾一度治安问题凸显、社会矛盾频现、人际关系冷漠。困难面前,52岁的女民警罗萍怀着“不信春风唤不回”的热忱,全身心投入社区警务工作,用热情服务赢得群众信任,用真诚沟通化解矛盾纠纷,用文化感召促进文明和谐,帮助老巷重新找回了平安宁静,也深深感动和温暖了老巷居民。日前,广西新闻网记者前往罗萍工作的金狮巷,采访了解“阳光姐”点点滴滴。
“火辣辣”:她急人所急,服务群众赢得了信任
东接兴宁路,西连当阳街,短短300米的金狮巷高度浓缩着老南宁的历史记忆。宋朝时这里曾为邕州州治所在,清末民国时往来南宁的粤商在此聚居,时值今日,小巷内竟有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幢被列为保护对象的清末民初风格百年民居宅院。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把治安问题隔绝于外,当时的管段民警曾与居委会一起在东西巷口各装了一扇铁门,由热心居民看守,到晚上便把铁门紧锁,不许外人进出。这在当时效果不错,但后来经济发展,人员、车辆在巷内外穿梭不断,铁门难得有关上的时候,居民们嫌麻烦无人愿管,加上老管段民警又因为工伤离岗,“铁将军”逐渐失去了作用,老巷也失去了安全屏障。与此同时,老巷逐渐集中了40多家各类金银加工店铺,发展成了南宁有名的“打金一条街”。周边的商业街也更加繁华,一些不法之徒觊觎这里的便利,盗抢、吸毒、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相继出现。令人担忧的还有巷内凸现的房屋纠纷、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各种矛盾利益冲突交织,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2007年那年,罗萍46岁。原本在派出所从事内勤工作的她主动请缨到兴宁路、当阳街片区当社区民警,管区就包括金狮巷。听到罗萍的决定,很多人都不理解。“内勤”岗位好歹也是“机关”差事,可她偏偏要去“基层”找累,再加上年纪偏大,又不会说老街区居民常讲的“白话”(粤语),这样一个女民警能把金狮巷的问题解决好?罗萍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她说,我喜欢社区民警这个岗位,因为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更能了解群众,也更能为群众办实事,请大家相信我,让我试一试!
嘴上说得容易,可管区的情况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初来乍到,老街坊陈大姐就悄悄地拉住罗萍提醒:“警察同志,你可要当心‘那个人’,我们都打不过他!”。群众口中的“那个人”, 原是是巷里一位住户的亲戚,又凶又蛮,还吸过毒。该住户因为房子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危房搬走了,“那个人”就从隔壁家翻墙进去,把老宅里的东西能卖尽卖,能拆尽拆,最近又不怀好意地在别人家附近窥探,街坊邻居都感到害怕。罗萍一听就“火”了:“不要怕!‘那个人’如果来了,你们就告诉我!”她马上跑去跟主管部门联系,请他们加强对危房的封闭管理,加装防护装置,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然后又挨家挨户提醒大家注意关好门窗。
没过几天,罗萍真的和“那个人”“狭路相逢”。那个男子满身横肉,整整高出罗萍几个头,大声叫嚣说他在这住了几十年,当然有权进“自家的”老宅。罗萍毫无惧色:“你如果真的住这条巷子,你就得归我管!这屋子已经是危房,按规定谁都不能随便进!”男子没想到罗萍有这么强大的“气场”,一个回合下来竟怔住了。看到“那个人”被罗萍“辣”的够呛,平时敢怒不敢言的居民们也围过来帮腔。大家纷纷指责,说得那名男子灰溜溜地走了,从此再没敢在金狮巷出现。老街坊们感激地拉住罗萍:“多得你帮‘出头’(粤语,意为出面),不然我们不知还要躲多久!”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