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到公交车上与司机交流。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伟国摄
龚明到公交车上与司机交流。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伟国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伟国
有这样一个人,他身着便衣,穿梭在柳州的大街小巷以及每一条公交线路上;他看上去和普通人无异,却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犀利地从人群中辨别出犯罪分子。他让市民感到安全,令罪犯“闻风丧胆”,他就是柳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反扒大队队长龚明。
“抓贼是警察的天职,我身为警察,就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好柳州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才能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警察这个职业。”龚明可以用“工作狂”三个字来形容,现场虽然身为反扒大队的队长,但是很多事情他仍然坚持到反扒第一线战斗。为了采访龚明,记者连续两天跟着他到工作第一线。
打击犯罪毫不手软 威逼利诱对他无效
1996年就开始进入公安系统工作的龚明,一直保持着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从担任大队长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和大队立下了规矩“不以罚款了事,该拘留的拘留,该劳教的劳教,该判刑的判刑”。龚明说“从事反扒工作这么多年来,深知老百姓最痛恨就是小偷和抢劫,所以我经常带着队友到一线去抓捕小偷,打击这些罪犯从来不手软,因为他们偷的可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正因为龚明毫不留情去打击犯罪分子,令很多罪犯闻风丧胆。
1998年的一个早晨,龚明上班经过柳州五一路的一个公交车站台时,发现一名男子在用镊子夹市民的口袋里的钱。龚明职业反应上前将该男子按住,不料被男子挣扎摆脱后转身就跑。龚明迅速追上去,男子突然回头大喊“还追,再追我就捅死你!”。龚明并没有被男子吓住,趁其分心之时迅速将其擒获并带回队里。
1999年4月一天凌晨2点多,龚明在柳邕农贸市场附近巡逻时,一名男子手里揣着一包扎得严实类似钱的包裹,见到警车拔腿就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开车追他,因为如果他没有犯事应该不全这么慌张跑。”龚明告诉记者。龚明开车将男子逼进附近一建筑工地后,迅速将该男子擒住,不料该男子指着那包东西,说“你把我放了吧,我把那包钱全部给你”。龚明并没有被钱所诱惑,直接将该男子带回队里审查。
2010年3月,龚明得知有人专门利用高顶篷载客割包扒窃,于是组织反扒大队民警精心布控,于2010年5月成功破获覃某红等人专门驾驶非法运营高顶篷,扒窃乘客钱包的团伙案,抓获覃某红等3名犯罪嫌疑人。
2011年4月,反扒大队经过历时近100天的侦查,将号称“罗城帮”的扒窃团伙一网打尽,查获涉案手机120多部,追回赃款1.3万余元。打掉这个扒窃团伙后,柳州市扒窃案件立刻下降67%,市民拍手叫好。
2014年8月,反扒大队历时近30多天的侦查,将盘踞在柳州市飞蛾路一带,以抽奖为由,威逼市民购买家电的犯罪团伙一锅端掉。
当记者问到面对这些威胁时,有没有担心过或者怕报复,龚明边走边说“类似‘你敢抓我,出来我整死你’、‘你再追过来我捅死你’这样的话经常在抓捕过程中听到,要说不怕报复那是假的,但是选择了做便衣警察,就必须义无反顾去做好这项工作。
而当记者问到如何面对利益诱惑时,龚明一脸严肃地说,“作为警察,必须坚决拒绝金钱诱惑,不能让罪犯有机可乘,更不能让他们觉得警察可以用钱来收买!”
创新工作点子多 建立反扒信息研判系统
早2010年初,龚明就主动依托巡警支队研判指挥平台,建立了反扒信息研判系统,通过系统中的信息库,采录了全市100余条公交线路、1000多台公交车、10000多个公交站台和历年抓获的扒窃人员信息共150000余条,为做好公交一线的反扒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元旦,柳州市6路、36路公交车上频频发生扒窃案。这些嫌疑人都经过一定的训练,被抓获后,谎报姓名,虚报年龄,令审讯工作难以进行。民警欲擒故纵,几次将嫌疑人释放,欲跟踪他们到老巢,也都被有极强反侦察能力的嫌疑人伺机甩掉。随后,龚明组织民警深入一线摸底排查,查明这是一个聋哑扒窃团伙成员作案,于是组织全体民警放弃春节及双休日休息,跟踪布控,艰苦侦查,基本掌握了聋哑扒窃人员的活动规律。同年3月3日,龚明与干警将戴某、张某莲等4人聋哑扒窃团伙成员抓获,而后又在他们的租住处将另5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为群众挽回损失6万余元,成功打掉这个特大扒窃团伙。
2012年5月,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组织全区公安巡警部门在南宁、柳州、桂林市开展便衣反扒实战比武,比武采用异地用警方式。龚明同志以柳州区的领队和参赛队员的双重身份,与参赛队员一道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甘愿吃苦、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三天内共抓获19名扒窃人员,为柳州市公安局获得此次全区比武第一名做出了突出贡献,龚明也因此被区公安厅评为广西治安系统反扒比武优秀选手。
随着柳州市区公交的发展,2013年BRT快速公交相继投入运行,2014年水上公交开通。龚明又组织民警实地勘查,研究部署新开通的公共交通的打击扒窃方法。
记者在龚明办公室看到,每次回到办公室,他总是先打开电脑进入公安系统,调出反扒信息研判系统,并对系统内录入的案件进行反复查看,并似乎怕漏掉任何一个案件。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他每次打开电脑后,在认真查看反扒信息系统时,总是习惯性进行反向查询,似乎是想改进研判系统功能,让信息引导更助力反扒行动。
坚持三个“规定”动作 为老百姓倾心谒力
“我们反扒大队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小偷小摸的案子,但这些小案子却往往跟我们老百姓利益相关。看到那些家境困难的农村大学生学费被偷,病人等着救命的看病钱被偷,打工仔的血汗钱被偷,我们就会觉得很难受。而我们如果多能够抓一个小偷,让老百姓平安过日子,就是我和同事们最开心的事情,也有一种成就感。”
反扒大队民警戴卫华告诉记者,“龚明工作非常认真踏实,不怕吃苦,平时总是把案情放在第一位,抓到扒手为或为事主追回被盗物品是龚明最开心的事情。”。
反扒大队三中队指导员黎沣滮告诉记者,“龚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队长,每次都亲自带着我们到反扒第一线抓捕,很多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尤其是公交司机很多都熟悉他。”
由于反扒大队总共才22名警员,加上柳州市公交路点多线长面广,龚明担任大队长开始就慢慢养成并一直坚持着三个“规定”动作。
一是只要有时间,他每天都会带领民警上线反扒,并根据扒窃人员作案特点,改变作息时间,在上下班人行高峰期上线反扒。“我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双休或节假日的概念,为了跟扒手的‘上班’时间吻合,早出晚归对于我们来说是习以为常了。”龚明说。
龚明办公室有一个房间是提供给警员休息的,可龚明却很少有时间在里面休息,甚至没有时间陪陪家人。记者在龚明办公室看到,他正读小学的儿子在这等着爸爸,单独吃着盒饭,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工作那么久,我很少有机会陪家人孩子出去旅游,孩子的家长会有时候也是请同事代理家长去参加的。”
2014年7月,左阿婆在公交车上被人用刀片割开包,盗走随身携带的2000多元——那是她辛苦一年攒下的积蓄。左阿婆不敢让孩子知道,独自到反扒大队报案。由于左阿婆不能确定搭乘的车次,给案件侦破带来了一定难度。但看着老人伤心的样子,龚明没有放弃,决定继续追查下去。通过采取查看反扒信息研判系统、调看公交视频监控等措施,最终锁定了嫌疑人。
二是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和新生入学等敏感时机必反扒。
2010年6月6日15时许,龚明根据群众举报查获一台用于赌博的“水果”机,并抓获3名涉案人员。以此为线索,龚明带领干警于6月15日在柳州友谊国际23楼当场抓获刘某、成某、何某等9名主要团伙成员,查获赌资28余万元,抓涉案人员30多名,收缴赌博机230余台,收缴赌资28万余元,扣押车辆4台,刑事拘留9人,治安拘留30多人。
三是遇敢于啃硬骨头。
火车站是柳州市重要的城市窗口,毗邻柳州汽车南站、飞鹅商业圈,该区域人流、车流、物流量大,治安情况十分复杂。2010年以来,火车站周边区域患重病扒窃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2012年底该团伙已发展至15人,严重影响了柳州市治安秩序。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龚明和同事对患重病者建档和并制定了收治管控计划,分批将身患重病者的扒窃嫌疑人送至具有收治条件的南宁市茅桥医院,达到了处理一个、震慑一片的目的。2014年至今,火车站一带的扒窃发案同比下降55.54%。
正是因为龚明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个人和所在单位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度、2012年度两次荣获柳州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2011年被评为柳州市“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2012年荣获“全区优秀人民警察”;2013年被柳州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反扒大队2009年荣获柳州市公安局“先进集体”,2012年荣获柳州市公安局集体嘉奖,2013年荣获柳州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