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莫珊珊:勤学好问 查缉"新手"变"能手"

敬业:“她这个人,就是勤学好问,能吃苦耐劳!”

5年前莫珊珊还是个查缉新手的时候,一年下来只查获了两名“特殊旅客”。她那时常常困惑于“明明感觉对方不对劲,可就是找不出什么问题,自己心里面只能干着急”。

打铁还靠自身硬。她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问话技巧和胆量。 “对那些蛮不讲理的人,自己后来也敢拍桌子,”她笑了起来,“还真的能唬住人呢。”

为了提高对假身份证的鉴别能力,她经常到所里将民警们收缴的假身份证拿在手里摩挲研究。后来,对于假身份证,莫珊珊几乎可以一眼看穿。

要的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特殊“旅客”,查缉人员没有过人的眼力是不行的。莫珊珊经常在工作中缠住一些老同志,虚心地向他们“讨教”察言观色看人术,潜心钻研其他查缉技能。慢慢地,她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也培养出“感觉”了。“比如,大热天的,居然把自己包裹起来像个粽子,不是病人的话,多少有些其他问题;而坐长途车的,又不见随身带什么东西,有可能是小偷;小孩在身边的‘母亲’不带婴儿用品,有可能是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 她在现场给记者传授起查缉工作经验。

莫珊珊还探索出一套“查缉真经”,即做到:“问、巡、比、查、看、对”,并坚持“五个不放过”,即“无票人员不放过,无身份证旅客不放过,携带假身份证旅客不放过,神色可疑、说话吞吞吐吐的旅客不放过,查证措施不用尽不放过。”

凭借这些工作经验、查缉手段和技巧,莫珊珊经常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可疑之处,进而顺藤摸瓜把个别“特殊的旅客”从南来北往的人群中揪出来,屡建战功。

2011年3月24日,一名身材高大,穿着考究的男子在接受例行检查时,大声催促说要赶车。莫珊珊和3名协警将此人控制住后,经查,他竟是一名因绑架被上网通缉的在逃人员。

2012年2月4日下午14时,莫珊珊在第一候车室发现一可疑男子,便上前询问,该男子回答问题遮遮掩掩,神情慌张。结果一查,这人叫张某成,29岁,系郴州市宜章人,是一名潜逃9年的抢劫犯。

2014年1月16日上午,春运首日,柳州火车站进站大厅,莫珊珊在人群里一眼发现一个看上去脸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男子。她后来从其身上检查一瓶国家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美沙酮。

“她身上有股男民警都没有的劲头。”莫珊珊查缉组的队员,绰号“眼镜”的男辅警说,“她是迄今为止我见到过最执着的人,哪怕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线索的案子,她也不会轻易放弃。”同事回忆,有一个逃犯叫做唐某喜,在接受查缉时很是镇定自若,还笑嘻嘻地自称“唐某军”,四川某地人,某年某月出生。莫珊珊通过搜寻,确有唐某军此人,信息也都对。我看相片,觉得人也像,就想这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让他走算了。可莫珊珊却通过查看他的手机发现,里面有“唐某军”三个字,她当时很欣喜,哪有人这样存自己的电话号码的?拨通“唐某军”号码后,对方称,自己就是唐某军。随后立即上网查看,逃犯终于现形!

五年来,莫珊珊在查缉岗位上的工作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查获毒品案件79起,抓获网上在逃人员75名,查缉数量在南宁铁路公安局女民警中排名第一。“她这个‘查缉能手’啊,就是勤学好问,能吃苦耐劳!” 柳州火车站王跃警长如此评价这位年经同事的成功之道。

去年年初,莫珊珊接下师傅邓自明(柳州铁路公安处查缉标兵)的班,成为柳州火车站派出所有史以来第一位查缉追逃组女组长。现在,她每天带领6名队员上岗查缉,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会言传身教给他们。“希望能每年都能多查出几个人来”她这么想给自己“加压”。

助人:“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在查缉工作中,莫珊珊面对迷路的老人、无助的旅客、走失的小孩…… 都会伸出温暖的双手,耐心帮助。

一次,莫珊珊接报称,“车上有个女孩子被打了!”于是和乘警一起找到了被打的女孩。经询问,被打的李姓女孩与一名刚结识的男青年乘车前往南宁,途中小李想逃离,被男子怒打。莫珊珊制止了男子,与乘警一同将该男子带去了派出所处理。天亮后,她帮小李买了回程的车票,并叮嘱车上的乘警多加照顾。“女孩儿很可怜,换做是其他人,也会帮忙的”,莫珊珊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不值一提。”

据柳州站派出所雷所长介绍,5年中,莫珊珊通过这样“举手之劳”先后帮助困难旅客400余人次,拾遗财物价值20余万元,拒收酬金9000余元,受到广泛称赞。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