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杜承林:三代人接力从军 无怨无悔

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创明

杜承林的全家福。左二为杜承林(从左向右依次为其妻子、儿子、女儿)

每天想儿子的时候,杜承林就给橄榄色树木淋水。

杜承林儿子在部队荣获的三等功勋章。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傻;我懂得从军的路上风吹雨打,说句实在话我也有情,人间的烟火把我养大。话虽这样说,有国才有家,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每次听到这首歌,在桂林市临桂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的杜承林就想起在部队的儿子。

俗话说: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三代从军荣耀门庭。杜承林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接过父辈从军的接力棒并从自己手里传给儿子,演绎了祖孙三代情系国防的故事。

报效祖国 从小心愿

2014年8月27日下午,记者见到杜承林时,他家的电视机正播放这首《说句心里话》。问起他是否还记得当年为什么当兵?“报效祖国,做一个军人就是自己从小的心愿。”杜承林说:父亲杜忠良出身在旧社会,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践踏国土,深受“国不强,民受辱”的苦楚。1949年冬天刚好解放的时候,父亲毅然报名参军。1950年,杜忠良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在战场上,杜忠良英勇奋战,荣立个人三等功。

1954年,父亲退伍回乡,在宛田乡邮电所工作。1962年,父亲响应国家的号召回乡支农,谁知这一回就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生产队大集体的时候,杜忠良任生产队队长16年,别人很不理解他,说他太傻:你投身到抗美援朝的大战场上,没有大的功劳也有苦劳,何不向组织要一份工作来做呀?杜忠良笑了笑说:“军人出身的就是听从指挥。今后儿子长大了我还要送他去当兵。”

1979年,杜承林高中毕业后,父亲拉着他到大队报名应征。到了部队后,杜承林所在的部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他上战场参加了法卡山之战。在部队里,杜承林训练刻苦、作战英勇,曾荣获“红旗车驾驶员”、“学雷锋标兵”等荣誉,多次受到团、营部的嘉奖。

1983年退伍回乡之后,杜承林到中庸乡政府参加工作。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受到组织的重用,1996年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先后在桂林的中庸、保宁、四塘等乡镇任武装部长。这时,杜承林好像又回到部队一样高兴,他暗自庆幸自己又当一回“兵”。在乡镇武装部长工作岗位的十多年时间里,每年都出色完成了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任务。在征兵工作中,严格要求、精挑选、把好关,把优秀青年送到部队去,先后有四人提升为军官,并有一人提拔到大军区首长身边工作。送了十多年的兵没有退兵的现象发生,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身橄榄绿军装?杜承林回答很干脆:当兵是他从小的心愿,尽管自己现在已经脱下军装,军人的品质不管穿不穿军装是一直要保持的。回到地方,他时常想起部队领导训诫:看看自己保留的这套军装,时刻提醒不要忘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军人,作为军人就要不要忘了军人品质。为此,不管领导分配他做什么工作,都尽全力完成。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