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做善成,“转作风”备世锦
世锦赛落户南宁,是机遇亦是挑战。不仅考验着城市建设,更考验着这座城市的管理者。
3年前,世锦赛落户南宁时,挑战如影随形。
长堽路6年间因拆迁不顺、管线迁移等因素曾几度停工,类似“断头路”一度成为民忧工程;体育中心配套场馆刚刚起步,连接体育中心和机场的道路被诸多工地阻隔;闯红灯、无证驾驶电动车等不文明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用‘转作风’备战世锦赛!”南宁市广大干部群众用具体行动拥抱机遇、迎接挑战。
为打通长堽路等断头路,南宁启动了相关道路改扩建工程,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相关工程责任人,多次现场办公,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相关断头路陆续贯通。
为拉近体育中心与机场的距离,更好服务世锦赛,南宁市重点项目办先后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例会36次、解决影响施工的310多个“瓶颈”问题,相关工程相继于9月初竣工,工作效率和成果得到施工单位一致肯定。
为治理交通不文明现象,自去年开始,南宁市拉开“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剑指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电动车无牌无证、闯红灯等各种城市乱象,清理整顿违法营运车辆,全市80万辆电动车上牌纳入有序管理。
为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南宁市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为全市700多万市民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用制度规范普通市民乃至党政机关的失信行为,有效提高了城市“软指标”,为“文明迎世锦”提供了制度保障。
备战世锦赛,已成为干部转作风契机。
南宁市以“唯进步,不止步”的姿态,将服务世锦赛的各项工作变成考核干部能力的“标尺”,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创新监督方式,推出了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监督检查问责问效制、“电视问政”等诸多举措。据统计,在举办的9期电视问政节目中,先后有市直有关部门、城区和开发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38人次参与直播接受问政,曝光的82个问题全部得到整改落实。
南宁市开展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长“机关六病”专项测评工作和“千企评议科长”测评活动等,为世锦赛各项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通了“中梗阻”,清除了“顶门杠”,搬掉了“绊脚石”。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企业办证,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率大幅攀升。
“以前为项目跑部门办事难,现在,政府反过来‘催’着我们办事。”南宁市五象新区一项目负责人胡宗伟感慨道。
这一切,皆为金秋十月。届时,世锦赛绽放南宁,世界聚焦广西!
| 上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