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东博会成为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务实平台纪实

打通海上“商”路

助推“贸易畅通”

本届东博会根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需要,拓宽展会的综合服务功能,使企业在东博会这一个平台上获得系统化服务并实现增值,促进了“贸易畅通”。

2330家参展企业、5.7万名参展参会客商人、80多个采购商团组云集展会,贸易成交更加活跃。境外企业商品成交额大幅增长,比上届增长两倍。食品类、电子电器类、珠宝玉器类和机械设备类等主要类别商品成交额均超1亿美元。东盟国家的食品、农产品等出口成交订单增多,中国的电子电器、建材家居等产品受到东盟采购商的欢迎。投资合作项目也比往届增多,特别是达成了港口合作、互联互通、跨境电商、产业合作等一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中泰签署了北斗技术转移备忘录,中马签署了钦州产业园合作意向书,中老签署了水电、水果等合作项目。

东盟工商总会副会长、泰国湖北商会会长韩宗渭认为,本届东博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是钻石十年非常好的命题。

东盟-中国工商总会会长杨天华说,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政策方面,东博会是比较好的一个平台,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博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加深了中国企业和东盟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互惠互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道出了广大客商的心声。

路通财通民心通

“南宁渠道”更丰富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合作是关键。本届东博会开幕大会上,新加坡港务合作集团和新加坡船务有限公司与广西北部湾港务公司合作,合作建设港口码头,开通新加坡与南宁之间的海运班轮航线,促进了“道路联通”。

本届东博会举办的系列高层论坛,丰富了“南宁渠道”,集聚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资源,促进了互联互通。

首次举办的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通过增进中国与东盟地区司法界的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投资与贸易法治环境,更好地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首次召开的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市长圆桌会,达成了携手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南宁共识”;首届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安排高端对话,推进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合作;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提出了消除数字鸿沟,共建中国-东盟“网络丝绸之路”;首届中国-东盟工商论坛围绕中国与东盟国家公司注册制度改革,深入探讨加强市场准入合作,更好地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新一届中国-东盟金融论坛提出创新金融服务,促进银企紧密对接,相关银行在金融论坛发布了跨境人民币指数,成立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心,促进了“货币流通”。

文化旅游论坛就“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和旅游进一步延展和深入交流。“汇商聚智 携手圆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专业人才交流会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这些人文交流活动,增强了民众的文化共鸣和情感联系,促进了“民心相通”。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悠久合作的历史符号。这条2000多年前始发于广西合浦、贯穿东南亚并连接亚非欧的线路,如今正在成为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丝绸新路上,东博会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共建“海上丝路”的务实平台。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