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组织创“奥运水准”
——赛场协调水平令人折服,比赛控制“精确到秒”
“本届赛事组织非常非常的出色,这是我的职业生涯中见到的国际体联历史上举办得最成功、最精彩的一次赛事,跟奥运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布鲁诺·格兰迪如此评价南宁体操世锦赛。
国际体操联合会副主席斯拉瓦·科恩也对这届世锦赛赞赏有加:“如果还有其他项目在周边同时举行,那这里就是奥运会的体操比赛,完全是奥运水准。”
“体操盛会”办出“奥运水准”,凝聚着壮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体操世锦赛是专业的单项世界级赛事,对广西而言,举办世界性体育赛事的经验几乎没有。无论场馆建设、赛事组织、接待能力,还是市民素养,南宁都还需提升。从不懂到认真学习和借鉴,到全力操办,到圆满成功,这一切都离不开各个职能部门的高效运转,而这时期正在热火朝天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正好给世锦赛各项筹备工作的作风转变带来了一股春风。
在全力投入世锦赛这个“大考”时,广西、南宁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各级干部的“四风”“六病”坚决说“不”,通过开展治理“机关六病”专项测评工作等活动,以强有力的举措打通了“中梗阻”、清除了“顶门杠”、搬掉了“绊脚石”,干部的活力得到提升、执行力得到加强、作风得到转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确保了服务世锦赛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也给广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检验机会。
9月27日是南宁体操世锦赛的官方报到日,约有808名运动员96批次来到了组委会的制证中心报到。其中高峰期就有20多个参赛队同时抵达。从上午8时30分开始,就有代表队源源不断地来报到,为了尽可能减少代表队的等待时间,从早上开始,接待部的工作人员一直忙碌,顾不上吃一口饭。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得到了代表团及国际体联的夸奖及肯定。
932名志愿者参与世锦赛的志愿服务,他们经过层层选拔和培训,提供包括内外宾接待、观众引导、媒体服务、竞赛运行等专业志愿服务。他们不计回报、热情地为运动员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壮乡的热情和友善。采访中,运动员和体联的官员评价志愿者服务时用得最多的就是“kind(亲切)”“smile(微笑)”“friends(友善)”等词汇。
“刚到机场,志愿者就带着微笑在那里招手欢迎我们,感觉像回到家一样温暖。”德国记者尼尔斯说。
竞赛部堪称赛事组织最核心的部门。“在这个部门,所有的时间都要精确到秒:从每天比赛馆的第一扇门打开、第一盏灯亮起,到全部比赛结束最后一盏灯熄灭、大门关上,包括运动员热身、检录、集合、进场,裁判员何时到场地、该做什么事情等等。”竞赛部颁奖主管陆兴南告诉记者,“以决赛期间的赛后颁奖为例,组委会给竞赛部的准备时间是5分钟,这5分钟包括布置颁奖台、国旗国歌准备、礼仪小姐和颁奖嘉宾到位、获奖运动员进行颁奖检录等等,只有精确到秒,才能保证赛事紧凑又流畅。”
国际体操联合会副主席斯拉瓦·科恩称赞,这届世锦赛解决了以往大赛容易出现的“三个抱怨”。“选手们不抱怨训练,因为热身和比赛场馆都是一流;他们不抱怨班车,因为司机准时,不用等候;他们也不抱怨食物,因为非常满意。那么,一切都没问题了。”她笑着说,“因为一切组织都井然有序。”
58岁的加拿大记者艾伦,20多次参与专业赛事的报道工作,他说:“我经历了很多赛事,例如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等,我认为,南宁体操世锦赛的组织很棒,给我留下了完美的记忆。”
浙江省体操女队总教练陈红这次是以观众身份来观看比赛,她表示,自己看过很多届体操世锦赛,这一次是最好的:“体操赛办成这个样子,的确是第一次,这完全是奥运会的水准,各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我感触很深。”
勤劳的壮乡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做到了“让来过南宁的人耳目一新,让没来过南宁的人大吃一惊”,提升了广西、南宁的良好知名度和对外开放新形象。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