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志愿服务】社区有了贴心人 贫困学生有了爱心班

    编前语:为在全区营造人人关注志愿者、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总结推广广西一些地方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健全机制、壮大队伍、规范管理、弘扬新风、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9月26日起,广西新闻网推出《志愿服务》系列报道。广西新闻网记者近日深入南宁、柳州、桂林、贺州、梧州等市县乡镇,就当地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凡人善举、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志愿团队等先进事迹进行实地采访。

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

在梁焕珍的影响下,老伴谭水生也加入了夕阳红志愿服务团队,两人在社区里互帮互助,发挥余热。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摄

    桂北社区有个街坊们的好“姑妈”

    “姑妈”,是梧州市万秀区桂北社区北环路北四巷的街坊们对梁焕珍亲切的称呼。

    今年65岁的梁焕珍,2002年从梧州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医务所退休,一年后被查出身患癌症,2004年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积极接受各方面治疗,使身体逐渐康复起来,这也让她明白生命的脆弱,更加的珍惜生命、珍惜现在的生命,并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和群众做点好事,加入了社区党员爱心驿站夕阳红志愿服务团队。

    社区居民麦建群今年60岁,因长期患有肿瘤造成视力下降,有时去买菜时不小心就会摔倒,浑身是伤。梁焕珍知道后,就每天带着麦建群一起去买菜,一直做她的“眼睛”。

    社区里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如果平时生病去趟医院治疗极不方便。小区里低收入的人群较多,如果生病去医院治疗也要花费不少的钱,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梁焕珍决定发挥自己的专长,自掏腰包买来一些医疗器械和理发工具,如血压计、听诊器、剪发刀等,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体检、理发。

    如今,社区居民家里不论大人、小孩有个什么头晕发热的小毛病,不论白天黑夜,都会先来找“姑妈”。因为“姑妈”都很乐意去帮助他们,有时如果病情需要还会陪他们去医院就诊。正因为“姑妈”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之前住在一条巷子里的李锦兰(90岁)、何铭琚(93岁)、徐溥娴(90岁)等被帮助过的邻居都感动地说,“你真是我们的好姑妈呀!”

    受此影响,老伴谭水生也加入了梁焕珍的夕阳红志愿服务团队,两人在社区里互帮互助,发挥余热。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