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养殖红火却遇深加工厂奇缺 钦州龟鳖产业走向何方

    思考

    “天价”龟鳖受质疑

    钦州市民杨先生对龟鳖生意很感兴趣,却一直未出手,他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顾虑:龟池网箱等投入并不大,但如批量养殖,龟苗购买可谓一掷千金,成龟销路却让他心里没底。“这一行好像没有‘失败’,因为只要龟不死,就越养越增值,但能卖出去的商品才能真正赚到钱”。

    据了解,目前不少小型养殖户主要通过网络交换成龟及龟苗买卖信息,规模化养殖企业会在全国多地设立销售点。但总体而言,小型养殖户销售渠道并不顺畅。

    不少人紧盯天价乌龟肉,质疑“1000元1斤的龟肉谁会吃?”更有网友指出,“据电白龟鳖协会会长统计,电白每年的南石龟种苗供应量在20万只,还有部分在珠三角,全国估计一年能孵出60万只石龟苗,那些苗去哪里了?”龟鳖养殖似乎成了产量虽大却愁销路的生意,要靠不断吸引新的养殖户加入,高价购买龟苗维持。

    “的确是很少有人吃名贵龟肉,除非是食补或药用。”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生产管理科科长张正光说。据张正光介绍,养殖的鳖主要是供应食用,近年来也有人吃价格较低的鳄龟、巴西龟及山龟等。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一些广西人也爱吃龟鳖,但目前广东才是广西龟鳖的收购大户,龟鳖餐饮生意甚至可称得上火爆。

    而石金钱龟等较为名贵的龟种则主要用于赏玩,目前也主要销往广东等地。由于金钱龟谐音“金钱归”,广东等地个人或商户有饲养的风俗,所以相关品种的龟类售价很高,据称目前市场需求量依然巨大,诸多业内人士对此持不同意见,但无人能提供该类交易统计数据。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