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地质工作者在老挝野外工作。 自治区地矿局供图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广西与东盟矿产资源合作
地矿单位“走出去” 近水楼台先得月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
中国与东盟多国山水相连,地质环境相似。我区的地质勘探队伍经验丰富,而一些东盟国家的优势矿产资源,又正好是我区甚至我国紧缺的。近年来,我区地质矿产部门积极与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合作,成果显著。目前,我区计划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在矿产资源领域与东盟国家开展更紧密和广阔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
东盟矿产资源丰富
缺资金和人才
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区地矿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副处长陆济璞介绍,东南亚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比如锡矿,就呈带状分布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绵延近4000公里,包含40多处大型锡矿床。菲律宾、越南的铬铁矿比较丰富,铁矿则在越南、老挝分布广泛。此外,越南的煤矿具有规模大、煤层厚、质量好的特点。
与丰富的资源蕴藏量不相称的,是大部分东盟国家相对较落后的矿产资源勘探水平。陆济璞说,很多东盟国家都没有对本国的矿产资源进行过全面调查,“也就是根本没有摸清家底”。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缺少资金和专业人才。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