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钦州童谣”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组图)

 

学校老师将《钦州童谣》发放给学生。广西新闻网记者陈琳燕 摄

《钦州童谣》出版发行。广西新闻网记者陈琳燕 摄

小学生诵经典童谣。广西新闻网记者陈琳燕 摄

看童谣情景剧。广西新闻网记者陈琳燕 摄

看童谣情景剧。广西新闻网记者陈琳燕 摄

广西新闻网钦州5月19日讯(记者陈琳燕)“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兵死能翻生,吓死老番鬼,传说神助威,实为计谋使,番鬼见黑旗,又当遇见鬼。”5月19日,在钦州市永福小学校园操场上,传来小学生清脆的朗诵声。

2005年开始,该校充分利用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家长积极参与,踊跃创作,深入挖掘和创编童谣。先后进行四次全校性的“健康新童谣,快乐我成长”的创编童谣活动,共征集新童谣6725首,学校将其中优秀的童谣编辑成书,形成校本教材,名为《钦州童谣》。2007年7月,学校将童谣改版,分年级编册,并在编排、印刷方面改良,做到图文并茂。改版后的《钦州童谣》一共有六册,根据年级特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有一册,每册分上篇和下篇,收编优秀童谣三百多篇,内容涵盖历史人文、乡土民俗、地方特产、学习生活、安全礼仪、习惯理想等,富含深远的教育意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助教材。2014年,学校再次向学生、家长、老师征集童谣,将300多首优秀民谣、童谣集结成书正式出版发行,填补了钦州市教育界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发行的空白。

全校师生和家长历时10年倾力打造,现在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校本教材——《钦州童谣》,这是一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它的内容囊括了爱国、礼仪、环保、诚信、安全等,它可以以学、说、诵、唱、跳、玩等方式来学习,寓教于乐。

童谣这种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在钦州脍炙人口,对孩童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永福小学的校园,这样的特色童谣总会有意无意地在你的耳畔响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钦南区永福小学摒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方式,坚持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利用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钦州童谣”传唱活动,通过组织学生们编童谣、评童谣、唱童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不断扎根、发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自创编以来,为生动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将《钦州童谣》课纳入了永福小学的教育课程,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课,由专职教师授课,寓教于乐,并按课程实践进程,收集案例,完善档案,撰写课题材料和论文。任课老师集教学、体育、美育、艺术于一身,随时接受课堂教学观摩、课外校外活动展演、舞台艺术表演等等,学生在童谣课可以边学边玩,边编边赛,边画边演,边唱边跳。课堂形式灵活多变,气氛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教育,学习形式深受学生喜欢。

童谣没有停留在每周一节的课堂上,学生课外平时的游戏,如跳皮筋、踢毽子、跳竹竿等游戏项目也少不了童谣,他们把自己创编的童谣配乐曲,边唱边玩。所以课间时校园里时常会听到孩子们诵读琅琅上口的童谣。《钦州童谣》自创编起,校园中的大小活动都少不了童谣。学校组织举办的“钦州童谣”艺术节,通过读、唱、演、舞蹈、快板、跳竹竿、跳皮筋等形式来表现童谣的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