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滚动条2 > 正文

"美丽南方"艺术呈现之北部湾:岭南底蕴"海丝"风采

2015年07月06日 06:42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九 晖 编辑:利雪娟

“美丽南方”艺术呈现⑤——北部湾篇

岭南底蕴 “海丝”风采

①《美丽的茅尾岛》 国画 黎孝民

九 晖

面对“美丽南方”一片独特的蔚蓝风光,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广西北部湾沿海一群美术工作者便着手承接岭南画派艺术底蕴,开拓一片独特的艺术天地。在当时的钦州地区,一批来自广州美专、湛江艺专的美术工作者——陈干良、罗远潜、冯兆平、董苏、邓敦伟、张国权等等,他们的美术作品犹如一股清新的海风,引人注目。身为当时钦州专区美术创作组组长的陈干良,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组织美术工作者以北部湾沿海风情及渔民、渔村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北部湾风情的版画作品,如陈干良的版画《我要当民兵》、张国权的版画《红色娘子军》,均获得自治区美术比赛一等奖。版画《南海明珠》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邓敦伟的年画作品被运用于钦州坭兴陶,传播甚广,赢得广泛赞誉。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时任钦州地区美术负责人的陈中华组织北部湾美术工作者开展北部湾主题创作,成功举办了首届北部湾美术书法作品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北海的蔡道东则组织水彩画创作队伍,形成北海独特的“水彩画现象”,晋京展览获得成功。

广西北部湾美术群体一路走来,在60多年时间里不断更迭创新。他们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沿海渔村出发,由衷热爱家乡、热爱大海,以画笔描述并讴歌大海风情,采用各种绘画形式,从油画、版画、水彩画到国画,将西画风格融入国画。如何把海洋的色彩与气势、船的坚毅、人的艰辛、丰收的喜悦描绘得更贴切更感染人,一直是他们思考和追求的目标。

在坚守和执着中迎来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泛北部湾六城市美术家联为一体,组成广西北部湾书画院。在短短7年间,书画家们踏上北部湾荒凉海岛,不再局限于沿海沿边,探索、挖掘和创新描述海洋题材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油画、版画、水彩画为基础,运用国画的笔法和墨染艺术,在表现时代发展中注入新的艺术信息。这一阶段的代表画家有陈中华、黄道鸿、彭洋、宋忠阳、王超艺、张兴动等。从陈中华的代表作品《北部湾儿女》《海丝梦》、黄道鸿的代表作品《北部湾湿地》、王超艺的代表作品《涠洲岛系列》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版画的构成,油画、水彩画的色彩,国画的笔法和墨韵。这些作品于今年5月由北海启动全国巡展,并将在北京亮相。

广西北部湾亮丽的海洋风情,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魅力,正经由美术家们的优秀作品广为传扬。



 下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支持“←、→”键翻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