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团员手执红缨枪站岗(资料图)。广西新闻网记者 伍永志翻拍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抗日根据地的村村户户男女老少总动员,支援前线。民兵自卫队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给前方送弹药、食品、柴草,往后方运伤员、背电线等。
担任小区儿童团长兼少年先锋队长的段毅,组织团员和队员在后方与老年人、妇女忙收割粮食;在月亮下剥玉米、搓谷子,帮助妇女们搓绳、纳底,做军鞋;大龄儿童团员和自卫队员赶着毛驴送公粮,支援前方。
1941年至1943年,日本侵略者在娘子关北部地区筑碉堡、安据点、修封锁墙,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和经济封锁,又逢连续几年发生自然灾害,根据地的群众缺粮少菜,甚至连食盐、灯油、火柴都没有,不少人生疥疮、染伤寒痢疾等。段毅5岁的妹妹和3岁的弟弟,就是因吃糠咽菜而死于饥寒瘟疫。
为躲避封锁,开展抗灾度荒生产自救,段毅将各村的儿童团发动、组织起来,上山坡采集柴胡、半夏、桔梗、知母、车前草等中药材拿去卖,到野外爬上槐树、杏树、桑树摘树叶,在地面捡核桃、柳树栗,挖苣苣菜、山丹丹蛋,割羊桃叶、盘蒜苗,采集麻奶、稍稍瓜等食用充饥的树叶野菜。
“老高老高的树,我们的团员蹭蹭蹭地就爬上去了,村民们都说我们是寻找野菜的主力军。”段毅回忆说,吊沟村儿童团在寻找野菜中就涌现出了爬树能手、挖野菜能手等,在抗灾度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段毅还协助组织各村的大龄儿童团员,参加根据地“发展生产 增加粮食”活动,团员们背箩筐捡驴牛粪、割荆稍和铲草皮制作肥料,在开垦的荒地上种粮食。同时,还参加队列和刺杀训练、接受文化教育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