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金融创新助广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企业跨国联姻

3 新兴投融资方式引来金融活水

“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实施后,我区政府性融资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性融资增长乏力,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入金融活水刻不容缓。”我区一位金融业人士指出。

在此背景下,产业投资基金等新兴投融资模式在我区应运而生。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聚焦广西,通过产业基金的形式加进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

继2014年12月30日,我区设立首支产业基金后,今年9月建设银行与自治区政府共同发起设立五大发展基金,将为我区带来约700亿元的金融支持。

9月23日,建设银行与自治区政府联合发起广西丝路产业基金、珠江-西江产业发展基金、广西公共基础设施PPP产业基金和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等四只丝路主题产业发展系列基金。基金总规模约50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城镇化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一级开发和产业类投资等等。

建行广西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企业的广泛参与和紧密配合。广西得益于多层叠加的政策利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亟需通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供支持。

目前,我区各级政府也正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市场化模式。此次建设银行与自治区政府发起四只丝路主题产业发展系列基金,正是该行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资方式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实业资金的一次深度融合。

除四只产业基金外,在9月19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广西自治区金融办、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建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代表共同签署了《广西北部湾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广西本土首只跨境人民币基金在广西的组建取得重大进展。基金设立后,将对广西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兑换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我区还计划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和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子基金)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及金融资本投资,支持全区经济发展。

4 国际金融服务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广西具有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和南亚大市场的沿边区位优势,在建设‘一带一路’中应有更大作为。”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充分利用沿边区位优势,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经常项下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人民币资本输出,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促进和便利企业跨境投资资金运作。争取开展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鼓励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拓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扩大广西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的地域范围,鼓励企业到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开展境内外联动人民币融资产品创新,支持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发展广西银行间区域外汇交易市场,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原则,吸纳更多的东盟、南亚国家货币进入交易。

开拓适应国际市场的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广西各金融机构应适应“一带一路”国家对广西出口结构带来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发贸易融资等相关产品,创新支付工具和方式;探索创新信贷模式,大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盘活存量资金;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市政项目收益票据、并购债等创新产品进行融资,开发具有广西特色的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工具。

 



上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