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美丽南方·广西 > 要闻聚焦 > 正文 |
[看得见美丽 记得住乡愁]“美丽南方”的美丽乡愁 |
2015年10月21日 06:31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利雪娟 |
|
“美丽南方”的美丽乡愁 ——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的土地“改革经” “美丽南方”景区所在地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村貌。黄伟铭/摄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文彩云 孟振兴 通讯员 黄放章 “走过石板路,呆坐在老屋,追忆金色稻田与瓜甜茶苦;时光啊飞逝,云朵却踟蹰;春雨淋湿青春年少的孤独……” ——微电影《美丽南方》歌词 知青园里,石板路边,老屋门前,垂髫老人追忆昨日时光; 农业园里,玫瑰鲜艳,瓜果飘香,现代农业焕发迷人魅力; …… 行走在“美丽南方”景区所在地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仿佛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情、乡味、乡愁。 景区名源于当年在此从事土改工作的壮族作家陆地先生著名小说《美丽的南方》。该作品描写了60多年前土地改革运动,其背景就发生在忠良村一带。 那山那水依旧迷人,当年村庄变得更加美丽。历经土地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流转等一次次改革,这片古老的土地不断提升价值,释放出无穷的生产力;一次次改革的成果,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浓重的文化符号,凝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忠良村逐步由65年前的普通村庄“蝶变”成远近闻名的宜居宜业景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入选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成为广西唯一获得特色民居类最美乡村称号的村庄。 65年,历史的一瞬,却意味深长! 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 “今年‘认祖归宗’不仅要去祠堂,还要到村里的土改历史陈列馆走一走。” 10月11日下午,忠良村村民召开会议,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为5年一次的族人聚会商定内容。 “要让年轻人多了解我们村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自那时起我们村开始过上好日子!”会上,村支书梁安芝的提议,大家一致赞同。 时光回溯至65年前。 1950年,广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2年,由戏剧家田汉、哲学家胡绳、诗人艾青、作家陆地等人组成的省级土改第二工作团进驻这里。随后,土地改革在石埠的忠良、永安、那洪、亭子等地铺开。 自此,天地变、宏图起,耕者有其田。 土地改革后,梁安芝的母亲梁兰英一家6口人,共分到了约12亩土地。 “以前只能租种地主的地,没想到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地,大家都乐懵了!各家各户都忙着计划种什么。”现年88岁的老人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一家人终于吃上饱饭,不用挨饿了!”梁兰英回忆道,水田种稻、旱地种玉米,还要匀出几分地种麻做衣服,地头田埂都要精打细算。 可惜,好景不长。 几年后,长子梁安芝出生,村里搞起了“大锅饭”,家里日子越过越艰难,生产队分了一碗粥,不够吃就回家添瓢水。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