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麻”为“锦” 卸包袱前行
在亏损子公司当总经理最苦的是,即使工资只是在柳州时工资的零头还发不起!紧张的劳资关系让他几近精神崩溃。每到发工资那段时间,他就整夜整夜睁着眼睛睡不着,思考着从哪里变出钱来发给员工们。
为了开源节流,陈建明决定变卖无用的固定资产,供企业周转。当时有些地方势力想要低价收购,陈建明顶着被威胁恐吓的压力,坚持公开招标,并获得了高出预期的价钱。其次是割舍没有特色和利润的产品,卸“包袱”轻装上阵。许文峰戏称:“当时扬州柳工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的搅拌机是5000多元一台,放到现在,还不如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贵。”陈建明卸掉这些无用的“包袱”,与团队将目光投向生产混凝土搅拌车等有利可图的产品,并开发拖泵、搅拌站等产品。通过技术、生产、销售等团队的团结努力,借助柳工营销网络,产品销量大增,原来每年只能销售约50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后来每年可销售近千台,员工们士气大增。
许文峰说:“陈总在扬州柳工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的经历,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写了一首诗来概括陈建明的经历,其中“千难万苦风中笑”真实体现了陈建明的不畏艰难的品质,“辛苦归来众人念”从侧面体现了陈建明的劳苦功高。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