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首页要闻 > 正文 |
[微回顾]"十二五"收官 广西水利建设成绩斐然(图) |
2016年01月21日 21:37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李香莹 |
|
编前语:汇聚社情民意,传递“两会”好声音。2016年广西“两会”即将召开,广西新闻网从1月19日起,陆续推出2015年及“十二五”以来广西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新亮点,向参加广西“两会”的代表、委员递交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信息,并传递“两会”好声音。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川江水库已下闸蓄水。广西水利厅供图 “十二五”规划这五年来,广西累计完成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投资789.2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74倍;累计投入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资金536.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全面完成规划内1779.6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规划内332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治理河流267条,建设堤防护岸长度1763.62公里……这一连串可喜的数字无不彰显了广西水利部门在“十二五”水利规划中的工作成效。 广西7项重大水利项目 总概算达548亿元 “十二五”期间,广西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据了解,2014年5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172项重大水利工程7年内分步建设。在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目录中,广西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落久水利枢纽工程、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驮英水库及灌区(左江治旱工程)、洋溪(含梅林)水利枢纽工程、西江干流治理、其他江河治理等七大工程名列其中,总概算高达548亿元,投资力度之大,在广西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千百年来青山依旧、激流滚滚的桂平大藤峡,现在每天都在机器轰鸣声中改变着模样。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标志性工程——桂平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建设。2015年,邕宁水利枢纽开工建设,总投资27.88亿元的落久水利枢纽和总投资30.38亿元的桂中治旱二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后两个项目,在2015年底提前两个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新开工两项重大水利工程的目标任务。此外,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老口枢纽工程基本建成。 广西水利大投入效果明显 防汛抗旱作用大 “十二五”期间,广西水利投资为史上最大。预计到今年底,“十二五”期间全区水利水电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89.21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时期的1.74倍。 由于水利工程的重要保障,并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科学防御了年初的局部春旱灾害,成功抵御了13次致灾暴雨、2次台风袭击,有效防范了罕见冬汛,防汛抗旱取得了全面胜利。特别是在紧急防御第22号台风彩虹过程中,广西水利厅终止国庆休假,派出厅领导带队奔赴一线指导防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日夜值守,出色完成了防御指挥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肯定。全年因灾死亡人数比2000年以来的年平均数降低近8成,直接经济损失减少近4成,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在防灾抗灾工作中,近年来新建成一批水利工程和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发挥了重要作用。汛期,全区水库共拦蓄洪水49.84亿方米,减免农田受灾面积351.48千公顷,减免受灾人口703万人,减免直接经济损失50.32亿元。 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任务 解决300多万人饮水问题 此次项目,全区共投入资金23.69亿元,已全面解决了“十二五”规划内剩余的340.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加快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96个县级区域水质检测中心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 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广西“十二五”水利规划胜利收官。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