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
让时代更精彩

广西音乐舞蹈比赛涌现了一批原创文艺精品。图为渔鼓《情醉壮乡》演出情景。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秦 雯 文/图
2015年,全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挖掘八桂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地区特色,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展现美丽南方、讴歌时代精神的文艺佳作,展现了广西的山美、水美、人美、风情美和建设成就美——
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支持下,我区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经费,重点扶持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门类的创作。“重点文学创作项目扶持”对全区各地申报的49个项目进行扶持,发表和出版了长篇小说15部,在全国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130多篇,诗歌600多首。文学桂军人才培养“1+2”工程于2015年底圆满收官;《广西文学》《南方文坛》《美术界》联合全国知名刊物以及各市县文艺刊物等大力推介新人,反响强烈;在北京先后举办了“《民族文学》广西中青年作家专号研讨会”、广西诗歌双年展作品研讨、“广西后三剑客:田耳、朱山坡、光盘作品研讨会”,展示了广西文学创作的整体实力与精神风貌。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引起强烈反响,王勇英作品《青碟》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李约热小说《你要长寿,你要还钱》、潘琦散文《故乡流淌这样一条河》入选2015《民族文学》年度奖,黄佩华等文坛宿将推出新作……“文学桂军”再次吹响集结号,展现了广西文学薪火相传、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机。
围绕“美丽南方·广西”专题文学创作活动,我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标选聘主题签约作家和作品,得到广泛响应。音乐家通过深入八桂各地的采风活动,努力挖掘更多更好广西音乐的表达形式。“美丽南方·广西‘一带一路’耀南珠——全国美术名家走进海上丝路始发港合浦采风活动”,邀请全国50多位美术名家前来采风,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并在南宁展出。这一年,广西7件作品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9人入展“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12人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舞台艺术佳作频出。现代壮剧《第一书记》、音乐舞蹈诗《花山》、杂技剧《百鸟衣》、3D舞蹈诗《侗寨人家》用广西故事讲述“中国梦”,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壮剧《冯子材》、彩调剧《紫金袍》、桂剧《校长爸爸》、民族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舞剧《京岛人家》、情景喜剧《人堆》、方言话剧《龙隐居》公演,深受观众喜爱。抗战儿童木偶剧《小八路》、歌剧《欧阳与桃花》被评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全国巡演。音乐剧《幸福不等待》、儿童剧《魔豆》颇受关注;舞蹈《打蓝靛》、杂技《瑶山谣》《瑶心鼓舞》获全国大奖。
桂版图书保持“广西出版”品质。《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等4种图书、1种科普电子书和1篇科研论文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儿童文学选题《麻雀》入选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反映广西特色文化的《京族喃字》《广西名胜志》等15个图书、音像出版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补助资金资助;《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等9个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密洛陀古歌》《壮族传统情歌系列丛书》《广西三江民族村落》《壮族社会生活史》共5种图书入选第三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目录。
| 上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