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美丽广西 共建家园 > 回乡共建家园 > 正文 |
85后研究生毕业回乡创业 古法制糖打造甜蜜"乌乡" (2) |
2016年02月02日 06:37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编辑:利雪娟 |
|
付叔把熬煮好的红糖浆倒入敞口铁锅自然冷却。 理想·追梦 年轻人都回来了 村里又热闹了 阿庆说,“乌乡”是垌心村村民常常挂在嘴边的字眼,有“理想中的村庄”的含义。在村民们的理想中,村中的生产生活充满活力,青壮年劳动力不再流失,村民遵循传统习俗,尊重自然。 村民付叔今年59岁,是乌乡红糖坊的一名技术员。红糖坊建成前,他和老伴只是普通的留守老人,帮外出打拼的儿子照顾小孙子。付叔说,孩子只能获得隔代教育会产生很多问题,老人也很受罪。现在阿庆回乡做乌乡红糖坊项目,不仅是发展村里经济,还希望通过发展项目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从而逐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阿庆的诚恳打动了付叔,他决定出山,将自己珍藏的祖传古法制糖技术贡献出来。现在这个项目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回到垌心村,付叔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经过一两年的示范发展,垌心村返乡的人逐渐增多。这座村庄一改往日的沉寂,变得热闹起来。走在村中,可以看到年轻父母牵着穿新衣的孩子在散步;小青年们聚在有WiFi的小卖部里畅游互联网;老人们从带孙子的劳累中解放出来,三五成群地坐在村中广场的树荫下聊天。村民陈大伯说,他的两个儿子也在一个月前回来了,刚开始小孙子对父母还认生,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如今一家人其乐融融。陈大伯高兴地说,儿子认为现在农村也有很多出路,以后会在家好好养育后代,孝敬老人。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