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记者老家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屋距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居不足100米。今年春节,带着儿时朦胧的记忆,记者踏上了红色的寻根之旅。
踏上故土,铭记红色革命历史
游客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广西新闻网记者 王莹摄
遵义,一个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镶嵌在湘江河边的古老城市。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广西新闻网记者 王莹摄
毛泽东娄山关题词:《忆秦娥•娄山关》。 广西新闻网记者 王莹摄
厚重的红色革命文化积淀,使遵义这座城市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占据了不平凡地位。这是一个让人铭记的城市,更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城市。短短四天里,记者沿着红军长征时在遵义留下的足迹,走访了一个又一个重要革命历史事件的发生点: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在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小楼里,召开了扭转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的娄山关,红军战士曾在此浴血奋战,攻占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位于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的苟坝会议会址,在这里召开的“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是红军“四渡赤水”中三渡、四渡的策划地。
儿时的记忆已不再清晰,又一次踏上老家故土,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遵义人对红色历史的铭记,更是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