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林汉文:开辟火龙果王国 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覃毅卉 程丽明

林汉文(右二)参加北京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展。程丽明供图

林汉文作为2015年广西三八红旗手代表在广西女性人才座谈会上发言。程丽明供图

林汉文是广西区内种植火龙果的第一人。她本着“发展一项事业,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涵养一方水土”经营理念,经过15年的辛勤耕耘,打造火龙果朝阳产业,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人走上致富道路。

艰辛创业 火龙果在广西扎根

1999 年,身为一家外资企业贸易部副总经理的林汉文,毅然辞去年薪20多万元的白领工作,捧着罕见的火龙果苗,只身来到南宁市邕宁,在离家237 公里的陌生的联团村租下300亩荒山坡,开始打造自己的“火龙果王国”。

为了种好火龙果,她多次前往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向热带水果专家请教种植火龙果的技术。辛勤的付出获得了回报。2000年秋,火龙果开花了,30天后结出了红艳诱人的果实,火龙果在广西扎下了根。2006年4月,林汉文在美林现代农业发展园的基础上,成立了南宁振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企公司),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建立了火龙果基地。

2008年冬,一场50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席卷我国南方,林汉文的果园没有幸免,一夜之间, 5000亩火龙果果园遭受了灭顶之灾。面对满目疮痍、全军覆没的果场,林汉文没有退缩,而是把这场灾难变成了一个机遇:从台湾引进大果型优质红肉火龙果品种,淘汰原来白肉火龙果品种和小果型的红肉品种。

林汉文多次到台湾、美国、越南、泰国考察学习,向当地专家请教。邀请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的热带水果专家到果园指导,传授种植技术。她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果园开辟试验田,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和肥水管理方法,详细记录火龙果的生长过程,分析果树生长的差异,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火龙果种植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火龙果种植和管理技术。

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至2012年,受灾的5000亩果园不但全部恢复进入盛产期,还增种了标准化果园10000多亩。一个家庭式的火龙果果园蜕变成为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 实现火龙果产业化发展

2013年,振企公司牵头与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广西火龙果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汉文整合资源,集中技术力量,针对火龙果自花不育、含糖低、裂果严重、不耐贮运、深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开展研究攻关。经过全员不懈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火龙果枝条腐烂病、果实花斑病、自花结果和贮运保鲜等难题。

林汉文还致力于火龙果加工产品的研发和功能物质提取工作,申请了10项专利。研发了火龙果果酱、果馅、果酥、果汁等20多个深加工产品,解决了火龙果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振企公司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
0
0
0
0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