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滚动报道]广西主汛期防汛形势严峻 > 安全防护 > 正文

强降雨或会再来袭 记住易涝点等于做“避险功课”

2016年06月05日 08:13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作者:黄婧 吴希玉 编辑:陈丽婕

友情提醒

这次特大暴雨致南宁市区出现多处积涝点,汛期强降雨或会再来袭——

记住易涝点,等于做“避险功课”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黄婧 通讯员 吴希玉) 6月3日晚,南宁市区开始出现强降雨天气,多场暴雨突袭邕城。6月4日,记者从南宁市市区防内涝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暴雨造成市区出现9个积涝点,分别是:葛村路下穿铁路涵洞、长堽茅桥路口、广西国际商务学院、农院路、英华柳沙路口、沙井大道铁路桥底、南站铁路桥底、五象金象路口、三津大道杨村铁路桥底。

由于此次降雨突发性强、强度大、范围集中,导致市区大部分主干道局部路段从6月3日22时左右开始出现积水和内涝。当日22时45分,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南宁市市区防内涝指挥部办公室启动防内涝Ⅲ级应急响应,共出动人员235人,车辆53台参与巡查和抽排水抢险。

为何会出现内涝?记者从南宁市城管局了解到,综合现场情况分析,此次内涝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其中,降雨突发且雨强过大。根据青秀山观测站数据,6月3日20时至6月4日零时降雨量为109.8毫米,已达到大暴雨级别,且雨量集中(主要集中在西乡塘区、兴宁区及青秀区,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6月3日22时至6月4日零时零分),远远超出城市管网设计标准和城市正常的行洪排涝能力,从而导致局部区域出现较大面积内涝。

排水管网也急待配套完善。由于设计及建设等各方面原因,部分路段的排水系统不完善,且临时排涝设施不完善,导致下雨时周边路段极易受涝,如葛村路下穿铁路涵洞等。此外,一些在建工程也影响了管网安全。由于部分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排水管网等地下设施,造成部分道路进水井被占用、损坏或是堵塞;部分管道临时进行了迁改,但是改造后的排水管道达不到原有排水能力,从而导致道路出现内涝,如沙井大道铁路桥底、三津大道杨村铁路桥底。

内涝还因路面收水不及。由于此次降雨强度过大且范围相对集中,受地形地貌影响,且部分道路汇水面积过大,以致短时出现大量地表径流水量,收水不及导致路面积水;同时受汇流过程中夹带的落叶、砂石等杂物影响,管网无法有效收集路面积水导致地势低洼路段积涝严重,如英华柳沙路口等。

针对本次出现的内涝点,城管部门深入全面排查,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动,及时掌握雨情,提前防范;加强与水利部门联动,实时监测内河水位,适时开关外江闸门,及时启动大堤泵站抽水;加强与内河管理部门的联动,共同查处河道侵占、填埋行为,并在内河水位降低时,及时安排沿江出水口的清淤和疏通工作;加强与交警部门的联动,及时疏导交通,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加强与城区政府的联动,共同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早在汛期到来之前,南宁市城管部门就曾对全市容易出现险情的地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公布了南宁市区15处易涝隐患点(片区)(详见图表),提醒市民大雨天路过这些易涝点要当心。

 下一页
第 [1] [2] [3] [4]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