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两学一做 时代先锋]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宁中山派出所党支部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建设人民满意的党员队伍

  中山派出所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升华为警民公共关系来抓落实,把抓好警民公共关系当作公安工作的最大生产力来抓。通过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群众,警民之间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辖区一老年人说:“警察同志,你们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

  中山派出所从战略上高度重视“警民公共关系”,通过礼仪培训、训练、例会等多渠道让民警懂得做“警民公共关系”这一大课题。每个民警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掌握接人待物和语言交际的技巧,在做社区警务工作时就心应手、运用自如。

  该所积极开展入户走访爱民实践和“1+1”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向群众汇报工作恳谈会”活动。实施派出所民“洗楼式问安”和送温暖、送祝福、送平安、送服务的“四进四送”等一系列活动。近年来,中山派出所全体民警共走访22个单位和社区、9名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发放了2100份安全防范宣传资料,走访看望了6家特困户,收集到30多条意见和建议。活动中,民警不仅多渠道的察民情、听民声、化民怨、解民忧,了解人民群众当前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通过现场释疑解惑,极大地化解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误解,将法律知识寓教于乐,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真正实现了与群众的互动,拉近了警民关系。

  为民便民服务 打造爱民品牌单位

  中山派出所坚持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接警处警的质量和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以前,辖区居民抱怨报案后还得隔三岔五到派出所询问,难以及时获知案件办理进展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山派出所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开发建设了警务智能短信平台系统,实现了与多个公安业务系统的无缝链接,特别是与广西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对接,把案件进展情况第一时间通过短信通知案件当事人。

  该所开展案件回访活动,制定《案件回访制度》,持续开展“零投诉、送温暖、促满意、树典型”竞赛活动,要求每一名社区民警每月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办一件实事,积极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制度规定所领导对辖区内重大信访投诉的案件、特大刑事案件的报案、受害人(或单位)和辖区内有重大影响或可能造成群众上访、投诉的案件要亲自上门回访必须进行上门回访。

  在回访中,由专职回访员对每天接处警工作进行电话回访。回访的主要内容是:询问出警是否及时,语言是否文明,行为是否规范;听取群众意见,并作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价;同时,对构成案件的警情,告知报警当事人是否立案,或作其他处理。通过电话回访,及时掌握意见建议,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有效解决“接警慢”、“出警慢”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110出警工作的满意度。

  2012年4月26日,中山派出所针对医患冲突多发的情况,在全区首创与医疗机构共建“互访互评”共建“和谐通道”,与区人民医院共同举办“互访互评”共建“和谐通道”活动。通过建立健全长效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和医疗机构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打击医闹、清查医托,快侦快破涉医治安、刑事案件”。在区医院警务室专门配置1名民警,9名协警随时待命,处置辖区医院案件,并不定时巡逻,对医托、偷窃、拎包等违法犯罪行为起到很好的震慑。

  积极抓好城中村社会治安,对违法犯罪“零容忍”,城中村由“乱”而“治”,群众拍手称快。辖区内凌铁村和津头村农贸市场、出租屋众多,鱼龙混杂,加之地形复杂,是一些不法份子的聚集地,治安形势严峻。几年前村里时常发生赌博、吸毒、偷盗和群体纠纷,严重影响社会安全。中山派出所一方面采取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赌博、吸毒和偷盗违法犯罪,妥善处置各类纠纷;另一方面采取长效管理机制,每天派出民警深入城中村开展巡逻防范和打击工作。如今,两个城中村面貌焕然一新,赌博、吸毒、偷盗和纠纷大幅度减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