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观新剧《三八线》 志愿军老兵忆峥嵘岁月

座谈会现场。广西新闻网记者 黎超摄

老兵张尚仁展示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物品。广西新闻网记者 黎超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11日讯(记者 黎超)“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头发斑白、年过80的志愿军老兵们挺直胸膛,激情满怀地高唱志愿军军歌,铿锵有力的歌声把会场气氛一下子拉回到60多年前,令人肃然起敬。近日,11名志愿军老兵齐聚南宁,参加广西卫视举办的“向最可爱的志愿军老兵致礼”座谈会,回忆起当年保家卫国的战斗经历,并观看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电视剧《三八线》精彩片段。

“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当片尾歌声悠悠响起,亲历战争的老兵们热泪盈眶。老兵们告诉记者,影片拍得很真实,一些场景让他们回忆起战争艰苦卓绝,想起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友。

老兵韦吕光对《三八线》中运输兵的片段特别感同身受,“我们当年就是这样保证志愿军的钢铁运输线的!”他回忆说,敌人的照明弹把夜晚的道路照得很亮,为了躲炸弹要把车开得很快,“车开得快了,扬起的灰尘就能把车遮住,敌人就找不准目标了。”

老兵张尚仁用一个军用挎包带来了多件战争纪念品,有装炒面的袋子、美军防弹衣的尼龙布……他说这些物品就是留给后辈的传家宝。张老回忆,在战场上根本不敢奢望吃上一顿热饭,因为敌人飞机随时会来轰炸。有一次,炊事班在一个树林里为大家用无烟灶煮饭,不小心将一根冒烟的木棍扯了出来,炊烟引来了美军飞机,对部队所在的小树林进行了猛烈轰炸,一位来自南宁的炊事员当场牺牲。

在金城反击战中孤身一人死守阵地、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的英雄冯汝智回忆起0111高地战斗时,多次泣不成声:“我把四个手榴弹都绑在身上,心想就剩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宁死也不能当俘虏。”他一天没吃没喝,最后渴得实在忍不住,喝下了两口自己的尿……在艰苦的环境下,他还是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让红旗始终飘扬在阵地上,最终等来了援兵。

刘军10岁时作为文艺兵来到朝鲜,是当时全军年龄最小的志愿军。她除了积极为战士们演出,鼓舞士气,还帮助伤员喂水、清洗伤口。她回忆,当年刚到朝鲜时,道路两旁摆放着许多来不及掩埋的志愿军战士的遗体。她对不时在头顶轰炸的美军飞机非常痛恨:“有一次慰问中突然美机空袭,旁边的战士们一人用手顶起机关枪,一人开枪反击,将天上的飞机击落下来,我当时高兴得又蹦又跳。”

曾任志愿军作战参谋的黄汇感慨,志愿军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凭的是坚强的意志,保家卫国的信念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他用拳头捶打着桌面:“国家要是遭受侵略,我如果能回到当年24岁,一定还会参军打敌人!”

覃照群、陈记诗、覃明、廖均明等老兵,也都深情回忆起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血有肉的故事和经历,那场永载史册的伟大战争对他们来说,是留在身体里的弹片和伤痛,是至今找不到战友之墓的无尽遗憾,是关键时刻推开战友的战友深情,更是凭借顽强精神战胜强大敌人的满腔自豪。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