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南宁创建党员志愿者示范城促“两学一做”纪实

借力网络提供“精准服务”

7月5日,机关党员志愿者邓清芳通过手机进入“南宁帮帮侠”微信公众号,在项目动态里寻找最新发布的服务项目。

一则7月6日至31日到里当瑶族乡村屯帮扶特困群体的招募信息吸引了她。该项目已召集到11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都是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00小时的资深“帮帮侠”。

“现在,志愿者注册、加入服务团队、发布和参与志愿项目都可以在网上进行,通过把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按服务区域、项目类别进行细分,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南宁市文明办副主任王志杰告诉记者,每次服务结束,掏出手机让项目发起人扫一扫电子服务证书上的二维码,志愿者服务时长、服务内容等记录便自动生成。这种便捷的服务模式深受年轻党员欢迎,参与服务热情高涨。

借助互联网平台,该市还创建了高效快捷的党员志愿者动员集结机制——以居住区域为中心,构建党员志愿服务网格,每个服务网格内指定一名党员志愿者负责组织和召集工作,在遇到紧急任务时,用QQ、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第一时间召集网格内的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这些网格负责人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志愿服务“大V”。

6月3日晚,正在施工的南宁地铁一号线百花岭站遭遇雨水倒灌。志愿服务“大V”马进火立即在微信群发出号召,随即青秀区凤岭北社区和南宁市轨道公司的刘争国、周航等100多名党员志愿者立刻赶赴现场。

消息很快在党员志愿者微信群中传开,陆续有400多名志愿者冒雨前来。大家在百花岭站B、C两个出入口组成人墙,搬运沙袋堵住入口,防止积水再次倒灌,并协助做好周边交通疏导。

经过17个小时的抢险救援,站内外积水消退,险情解除,待他们疲惫地走出地铁口,天已大亮。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